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历史及文化功能
编者按:在西方,博物馆的原名是“缪斯神宫”(Muses),它实际上是一个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学术机构。直到17世纪,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才初具雏形。博物馆从起初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到后来逐渐面向公众开放,其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如今,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更是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透过一所博物馆,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风貌以及文化遗存。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选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以及日耳曼民族博物馆,介绍其发展脉络、管理经验以及历史文化意义,以飨读者。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性艺术博物馆,它兴起于美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镀金时代”。彼时南北战争的结束为美国工业化发展扫清障碍,伊利运河、新修筑的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交通促成了纽约作为美国国际性大都会的迅速崛起,经济的繁荣、财富的暴涨与纽约作为新兴移民城市的“文化短板”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艺术能够促进人类道德与文化观念的提升,这是一个社会迈向成熟的文化根基。19世纪既是民族主义和政治运动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迈向独立的民族国家以博物馆为途径构建文化认同的黄金时代。1866年7月4日,美国著名律师约翰·杰伊在美国独立日纪念活动上提出美国也应立即建立一个艺术博物馆的设想。四年后由纽约美国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5月24日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宪章规定大都会博物馆采取向纽约市政府和私人组成的董事会负责的管理模式,旨在为美国人民提供艺术与艺术教育,推动建立伟大的“文化纽约”。1872年2月2日,大都会博物馆在第五大道第681号建筑内正式开馆,这在美国艺术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都会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期是初创期。最早入捐博物馆馆藏的是美国铁路官员约翰·泰勒·约翰斯顿私人的藏品,包括174幅欧洲的绘画和数具古代罗马的石棺。1873年,美国前陆军军官、驻塞浦路斯领事卢吉·帕尔玛·德·塞斯诺拉被任命为博物馆首任馆长,博物馆购买了塞斯诺拉收藏的古代文物,并搬迁至第14街西侧的道格拉斯大厦进行展出。1880年伊始,为了拓宽收藏展览场所,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中央公园设馆开幕。降至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经济已经跻身世界第一,纽约集聚了一大批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金融巨擘和艺术收藏家。作为纽约艺术文化的代表,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美国金融大亨J.P.摩根担任博物馆主席期间(1904年至1913年),捐赠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古希腊重要艺术品和古埃及古物。1924年,博物馆馆长罗伯特·德·福雷斯特建造了大都会博物馆的美国馆,从而开始注重对美国本土艺术文化品展开专题的收藏展览。1938年,大都会博物馆收购了修道院博物馆,该馆原为著名富商约翰·洛克菲勒三世斥巨资修建。1946年,大都会博物馆又收购了服装艺术博物馆,并将其更名为时装学院,该馆拥有16000件藏品。这样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已经进入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的行列。第三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都会博物馆进入大规模扩建期,新建了埃及的丹铎神庙(1978年),扩建了包括24个厅的美国馆(1980年),新建专藏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艺术品的迈克尔·洛克菲勒展厅(1982年),专展现代艺术的华莱士展厅,专展欧洲雕塑艺术的克拉维斯展厅。到20世纪90年代,先后投入了朝鲜艺术展厅(1998年)、古代近东艺术展等,大都会博物馆较之19世纪80年代已经扩大了20倍,俨然变成美国“博物馆中的博物馆”。
回顾大都会博物馆140多年的演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家非官方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它的发展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的持续推动:其一是来自私人的慈善支持,董事会从建馆之初21人发展到现在为41人,私人慈善家的捐赠一直在延续,迄今为止藏品的拥有者已经增至950人之多;其二是纽约市政府的?;すぷ?,纽约市政府拥有博物馆建筑设施的所有权,保障了博物馆正常运营必要的土地和其他硬件条件;第三,联邦法律鼓励私人捐赠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也促成了捐赠风气的形成。大都会博物馆的创立和运营正是在公私合作基础上以民间力量持续投入的结果,这种由私人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运营模式对美国其他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作为一家立足纽约、面向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承担着收藏珍品、?;の奈铩⒉忌枵估篮兔嫦蚬诮逃榷嘀止δ?。它首先是一个世界珍贵艺术品收藏与保护的中心,藏有古代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古希腊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真品330余万件。这些藏品多有赖于私人直接捐赠和博物馆下设的基金会购买。从收藏内容看,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武器、盔甲和乐器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珍贵艺术品的收藏地。比如,美国馆收藏的本土文物在世界范围内最为完整,古埃及的文物收藏在开罗之外属于第一,伊斯兰文化艺术品的收藏更是无出其右。因此,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跨越所有文化和时期去收集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体现出强烈的综合性。
其次,大都会博物馆是举办各种永久性专题展、临时性特殊展览的殿堂。截至目前,博物馆策展部共有17个永久性的专题展览,按照地域分古代近东艺术、非洲大洋洲美洲艺术、亚洲艺术、埃及艺术、欧洲绘画、欧洲雕刻和装饰艺术、美国馆、希腊罗马艺术、伊斯兰艺术,按照专题划分的展览包括武器与盔甲、现当代艺术、图片、数字收藏、乐器等。大都会博物馆还经常策划各类特展,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其中20世纪60至70年代策划的卢浮宫“蒙娜丽莎”巡展和“图坦卡蒙宝藏”特展盛况空前,创下数百万人次的参观纪录,这些在世界博物馆中首创的“超级特展”概念,开一时风气之先。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大都会博物馆也积极引入虚拟数字技术,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博物馆。
最后,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成为纽约市乃至全美公众教育的枢纽。尽管1870年大都会的宪章确立建馆旨在“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董事会更倾向于为少数精英提供艺术鉴赏服务。1889年,罗伯特·德·福雷斯特等进步主义的鉴赏家们反对将大都会博物馆视为高雅艺术收藏的狭隘定位,相反,他们将其视为纽约市民可进入的教育机构,还因此更改了周日闭馆禁止市民参观的规定。1905年,亨利·沃森·肯特担任博物馆教育部主管,开展了针对公众教育的活动。大都会博物馆尝试与纽约市区及其周边的公立学校师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1905年就收到纽约公立学校数千份的申请,有300多名带队老师的申请获得批准。从1905年11月开始,大都会博物馆编辑出版《大都会博物馆馆刊》,方便与公众沟通,1906年开始公报每月发行1期,迄今已经连续刊行100多年。公众教育已经成为大都会博物馆工作的最重要功能之一。2015年,大都会博物馆更是将其《使命声明》提升到了全人类的高度,宣称要“收藏、保存、研究、展览代表全人类最广泛、最高成就的艺术品,促进艺术品的鉴赏和相关知识的传播;所有的工作都参照最高的职业标准,以服务公众为目的”,说明大都会博物馆服务公众教育步入新阶段。
(作者:江振鹏,系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14版)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博物馆 艺术 美国 纽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