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神药”屡屡得手,我们该反思什么
近日,又有一味“神药”被扒皮。自称本草三绝的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是一种保健食品,其说明书明确标明只是以银杏叶、绞股蓝等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但犯罪嫌疑人费尽心机,让老人们相信他们的谎言,最终以高出原价10倍的价格购买产品。
回顾这一年,“神药”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并不孤单。各种“神药”被轮番扒皮,让人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它们能屡屡得手?
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不足、加上对病症的不了解和恐惧去医院、做手术等心理,使消费者非常希望有“神药”出现,一些“神药”就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图快图方便的弱点。
同时,很多“神药”的广告无孔不入,请明星做广告、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等,更容易赢取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办法既可增加产品的记忆度,让人自觉地将明星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使产品获得关注,从而带动销量;又可让观众将其当作官方的代言人。在一般观众眼中,电视广播的广告、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等都是值得信赖的,这样的刻板印象,使虚假广告能轻易赢得信任,流毒甚广。
再加上“神药”的广大消费者一般以孩子、中老年人为主体,他们对药物的认知并不清楚全面,加之对健康长寿的狂热追求,使得广告能趁虚而入。这也让现在医学普及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怪圈:迷信“神药”的人正是真正需要医学科普的主要人群。
对“神药”说不,消费者首先要明白,健康的体魄不是依靠所谓的“神药”来实现的。乐观的心理状态,均衡的饮食,积极的锻炼身体,定期的体检,这些都是保持健康的诀窍,而不是盲目相信“神药”。
其次,应加强相关广告监管惩处。电视、广播等平台上治疗腰酸腿疼、肾病、心脏病等病症的“神药”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有的称是祖传秘方,有的变相宣传疗效,大打“治不好但也吃不死”的擦边球,甚至一些“神药”在被举报后不了了之或改头换面再登场。究其根源在于,药品广告背后有关各方推波助澜,虚假宣传违法成本低和及时有效的监管缺位。
相关监管机构应更好担负起公众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以分秒必争的态度对疑似“神药”进行排查,该澄清的澄清、该治理的治理、该取缔的取缔。只有药品、广告监管到位,提高虚假宣传的违法成本,彻底斩断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利益链,才能根除“神药”生存的土壤,守住公众健康的底线。( 马爱平)
编辑:赵彦
关键词:神药 保健食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