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整体环境改善 东亚区域合作再起航
东亚区域合作再起航
如今整个东北亚、东南亚整体环境的改善,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再起航提供了重要契机
本刊记者/蒋涛 徐方清
今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首次出访选择了印尼和日本两个周边国家。 应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5月6日至11日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日本举行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
这次访问覆盖东北亚和东南亚区域板块,对于进一步夯实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和中日韩三方合作,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规划两国关系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此访的成果也为东亚区域合作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再起航”。
最好的纪念
5月8日,李克强抵达东京,开启此次东亚之行的“日本时间”,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时隔8年正式访问日本,日本政府给予中国总理“公宾”的最高礼遇。李克强此次访问日程丰富而紧凑,其中包括会见日本天皇明仁、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活动,并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还赴北海道参观访问,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几乎全程陪同访问。
“中日互为重要近邻。现在从北京到东京,每天都有数十个直达航班,只需飞行三个多小时。然而,近年来在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之路上,我们却走了很久?!崩羁饲吭诘椒萌毡厩胺⒈碓谌毡久教迳系氖鹈恼鲁啤5钡厥奔?月9日下午,在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之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再次感慨道,“这对于两个近邻又是世界重要经济体来说,时间的确太久了?!?/p>
回溯二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经历了相互隔绝、迅速发展、矛盾多发和战略磨合等不同阶段,充满波折。国际关系学界认为,自1972年邦交正?;岳?,中日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两大阶段:从1972年至1992年的迅速发展期以及1992年至今的战略磨合期。
近年来,中国强劲崛起,中日力量对比发生逆转,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一举超过日本?!爸腥战峁剐悦芡瓜?,围绕历史认知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领土争端等,各种矛盾竞相爆发?!敝泄饰侍庋芯吭撼N窀痹撼と钭谠笤诮邮堋吨泄挛胖芸凡煞檬彼?。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在特殊时间节点的这轮互动,重要性不言而喻。阮宗泽表示,当前国际秩序酝酿深刻转型,东北亚地区形势瞬息万变,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威胁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此次访日将进一步巩固中日关系改善势头,为两国关系未来注入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确定性。
当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重要意义在于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明确提出发展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此次访问期间,李克强将其形容为“至今仍是指引中日关系发展的‘定海神针’”,安倍晋三称其像“指南针”一样,引领日中关系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当地时间5月10日上午,李克强在东京新大谷饭店的芙蓉西厅会见21位参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进程的日方代表人士及亲属。40年前,邓小平和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共同出席了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李克强表示,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场合和时刻,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邓小平先生和福田赳夫先生为代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回忆他们为缔约所做的历史性贡献,尤其感到亲切。
“他们所做的战略决断实践证明是很有远见的,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将其上升为须予严格遵循的法律意志,确立了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精神至今仍是指引中日关系发展的‘定海神针’?!崩羁饲炕贡硎荆爸腥蘸推接押锰踉嫉人母稣挝募侵腥罩浯锍傻闹匾彩?,是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的根本保障。中日关系近来改善势头不断得以巩固,我此次应安倍首相邀请访问日本,就是要与日方共同遵循恪守包括条约在内的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p>
在李克强右手边就座的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此刻被介绍为“时任首相福田赳夫之子”。而在李克强左手边就座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河野洋平,被介绍为“前参议长河野谦三之侄”。福田康夫回应李克强的话说:“您说的这些话我完全赞同。我想我们在座的人也都不会辜负这份期望。我确信以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为契机,中日友好关系一定会取得更大进展?!?/p>
10日中午,李克强与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活动暨欢迎李克强总理访日招待会。“今天举行这么庞大规模的招待会,表明中日之间有着可以沟通的感情、可以交流的意愿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崩羁饲吭?000人参加的招待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双方应始终遵循条约精神,推动中日关系在重回正常轨道的基础上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是对条约缔结40周年最好的纪念。
在这次招待会的前一天,李克强在与安倍晋三共见记者时表示,希望中日关系能够行稳致远,在和平友好合作的氛围中再次起航。“我对‘再次起航’的说法深有同感。”安倍晋三在招待会上特意强调,“在日中关系重新扬帆起航之际,两国关系开始进入协调的新时代,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共同付出努力?!?/p>
李克强此访期间,中日还达成了一系列经贸共识,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两国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的想象空间。如双方同意开展创新发展合作,建立创新对话机制,逐步推进两国在高技术以及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医疗卫生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要的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同时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近日,中日双方在金融领域也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包括给予日方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达成原则共识,以及在东京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中日是在亚洲和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加强金融合作既有利于两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为双方金融机构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广阔空间,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支持两国贸易投资,并促进亚洲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宋耀明也认为,相信伴随中日关系逐步回暖,两国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提质升级,双边经贸关系也将迎来新时代。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今年是中国同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印尼是李克强此次东亚之行的第一站。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雅加达。李克强在同印尼总统佐科会谈后共见记者时宣布,中方将增加50万吨印尼棕榈油进口配额,以更好平衡中国与印尼的贸易逆差。李克强在当晚出席中国印尼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还表示,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愿意进口更多印尼有竞争力特色产品,包括棕榈油、油气、橡胶等大宗商品和咖啡、燕窝、水果等农产品,也希望印尼方解除对中国果蔬产品的进口限制。
中方增加50万吨棕榈油进口配额,对印尼这个世界主要棕榈油生产国而言,是一项重大利好。在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黄日涵看来,棕榈油关系到印尼上千万农民的就业和生计,而目前中国国内食用油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增加棕榈油进口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更实惠的选择。
此访期间,“对接”成为中国和印尼双方谈及的高频词。围绕战略对接,中国和印尼在此访期间签署了包括关于推进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建设合作、关于对雅万高铁项目持续顺利实施提供支持等在内的七份合作文件。双方重申乐见两国不断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框架内继续推进雅万高铁建设,并就“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建设合作进行探讨。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与印尼分别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国情相似,都面临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在各自发展战略选择上,具有不少默契,在战略对接上也有不少共识。
以雅万高铁项目为例,该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与第四大城市万隆,计划3年建成通车。届时,雅加达至万隆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还将加快形成印尼高铁经济走廊,改善当地民众生活。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战略对接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的第一单。该项目成功建成,将创造南南合作新模式,并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乃至东南亚国家落地,惠及多方。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5月9日,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时隔两年半后,这一东亚地区重要合作机制的重启,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三国合作开始回归正轨,体现出中日韩各方关系的明显改善。
2008年12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次在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外单独举行会议,并将这一会议机制化,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但此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一度停滞。
目前,东亚地区正处在半岛局势缓和、朝韩关系回暖的关键节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奇芳认为,相互关系和地区形势同时出现的有利变化,给中日韩合作机制发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用提供了难得一遇的良机。
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的基础上,中日韩三国坐下来谈一谈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创造化解矛盾的契机,有助于推动关系转圜,为未来进行开拓奠定好的基础。在他看来,中日韩是东亚地区最大的三个经济体,相互深化合作对于地区合作有着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此次领导人会议发布的联合宣言指出,三国将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东亚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并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速三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日韩一致同意加快自贸区建设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表明地区国家有共同的愿望,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中方还倡议以“中日韩+X”模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开拓第四方市场,促进地区内外可持续发展。
周永生认为,“中日韩+X”展示出东亚区域合作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显示了中日韩合作未来广阔的前景,而X的因素,将凸显东亚三国可以包容更多的地区角色。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称,此次中日韩会议正在重塑东亚关系,说明特朗普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正在推动这些经常发生龃龉的国家缓和关系。中国正树立全球贸易体系维护者的形象,日本也愿意“做两手准备”,以获得制衡华盛顿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认为,中日韩三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中的重要力量,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利于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有助于探索适合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可以整合现有的东盟自贸协定,打通各自贸协定之间的壁垒,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RCEP)早日结束,为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5月7日下午,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庆?;疃舳鞘较殖?,李克强总理和东盟秘书长林玉辉一同掀起一块红色绸布,一幅中国笔墨的《黄山迎客松》山水画映入人们眼帘。李克强现场阐释道,“黄山迎客松象征着中国人民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我想借赠此画表明,中国会继续扩大开放,欢迎全世界各方宾客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在贸易?;ぶ饕宓摹澳娣纭敝拢羁饲棵魅贩⒊隼┐罂诺幕藕?。李克强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盟第二个50年的起步之年。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东盟国家作为近邻可谓近水楼台,将更早更多从中受益。中国欢迎东盟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愿与东盟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塑中国—东盟合作新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关上大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8期)
编辑:曾珂
关键词:整体环境改善 东亚区域合作再起航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