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莫让责任书成为逃避责任的“遮羞布”
在一些地方,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责任压得更实,往往下发责任书、签订责任状。责任书机制的初衷无可厚非,“白纸黑字”是为了让工作“有??裳?,也让地方或部门有落实的压力。但在有些地方或部门,责任书却扭曲变形,失去了本义。(5月15日 《人民日报》)
俗语有云:“口说无凭,落字为据”。通过签订“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借以推动工作“节节高”,初衷无可厚非。白纸黑字定下指标、细化要求、明确时限,尚能起到监督、警示、鞭策的作用,亦不失为提升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但是,凡事过犹不及,盲目视责任书为灵丹妙药,无论事之大小、不分轻重缓急,一律“签”保其身。其结果,势必会招来形式主义,滋生弄虚邪气。
时下,责任书“签了也白签、白签谁不签”的情况,并不鲜见。形式上热衷“走过场”,配套流程一点不落,拍照存档一样不缺,以致签订热热闹闹、执行冷冷清清,成为虎头蛇尾的“白条书”;内容上玩转“假大空”,事前缺少调查研究,要求偏离基层实际,致使部署大同小异、责任有名无实,变成糊弄上级的“障眼法”;数量上追求“满天飞”,不同部门轮番登场,大事小事争相签订,使得“重视”过多过滥、歪风越刮越烈,终成应付检查的“万金油”;落实上爱搞“花架子”,只订目标不管过程、只求自保不愿担当,导致考核停在表面、问责不痛不痒,化身敷衍塞责的“遮羞布”。凡此“放空炮”的行为,看似毫无破绽、实则虚晃一枪,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责任书扭曲变形,公仆吃不消、百姓亦不买账。对此,领导干部要转变干事思路,强化责任意识,带头攻坚克难,多想对策、少“甩包袱”,确保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退缩,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将责任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民生的动力,真正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换而言之,遏制责任书过多过滥的困局,一方面,要在内容精准上下功夫。聚焦中心工作,科学制定方案,不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不提脱离实际的要求,既要认真研判,也要适时调整,确?!笆荡蚴怠钡馗恢皆鹑巍笆萆怼薄⑽愀刹克砂?。另一方面,要在考核评价上出实招,加大日常管理,提高公开力度,强化督促落实,及早掌握干事动态、及时跟进任务进展。问责“投机派”、奖赏担当者,切实激活队伍活力,营造齐心谋发展、合力促进步的良好氛围。
常言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旦签订责任书,即表明一往无前的态度、许下一抓到底的诺言。倘若签而不做、做而不实,又何谈取信于民?要知道,走一次过场,就把百姓伤一回;推一次责任,就离百姓远一点。唯有自我加压、真抓实干,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责任书 责任 遮羞布 逃避责任 签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