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莫让微信群里的工作成为“痕迹主义”
“桌上五六部手机一字排开,你可能以为他是修手机的,仔细一打听竟是位基层干部。”近日,一则基层公务员的自我调侃引发舆论关注。原来,这些手机是各个上级部门配的专用机,每天都要按时去预装的一个个政务APP上“打卡”。此外,他还有十多个微信工作群要每日签到,挨个传报各种材料……对此,很多人都表示心有戚戚焉,感慨自己一天到晚被微信群、手机APP呼来唤去,完全沦为了“手机奴仆”“微信工作群奴”。
文件填不完、材料报不停,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而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前有干部吐槽,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填表;近有干部慨叹,考核只看痕迹,工作做得实不实没所谓,材料详实就好。透过这位基层干部的吐槽不难发现,这种“痕迹主义”现在更有“升级换代”的意味:不光看笔迹,也要看足迹。怎么看呢?口说无凭,上传工作现场照片,发送实时定位。就拿扶贫干部来说,一大早起来,先要处理微信群里的各种“加急件”,被@的,全得@回去;边回复,边进了村,说是走访,却不聊家常、先拍照,不问困难、先找手机信号。挨家挨户拍完,挨个群报完,抬头一看,差不多日落西山了??此泼γβ德?,却没有多少时间花在干实事上。如此一来,基层少了干事泥腿子,却多了乡村摄影师、采风者,好不尴尬。
本该“一身土、两脚泥”的基层干部,为何被手机缚住了手脚?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考核务虚不务实。有的上级单位把微信群、政务APP当成了开展工作的捷径,需要什么素材,就让基层干部一股脑儿报上来;进行相关考核,扶贫日志、打卡记录统统翻出来……这些所谓的“痕?!?,往往图文并茂、一应俱全,哪还用去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了解情况。一些部门用“工作留痕”代替监督,当起了“甩手掌柜”,可“千条线”压到基层,本就繁忙的基层干部,更会“压力山大”,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在所难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以“形式主义留痕”应付“形式主义考核”的坏风气。
微信群只是工作手段,不是工作本身,更不应成为工作的负累。拉个庞大的工作群,并不等于完成了工作;群里一天到晚热闹非凡,也不代表工作已做到位。对基层干部来说,一些现代化办公方式,也能减轻抄抄写写的负担,免去一些“纸样文章”??煞彩鹿滩患埃ナ锹旆傻谋砀?,现在是满屏的群,花样翻新的技术不过是装“旧酒”的“新瓶”。技术更新,应当是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率??扇缃窨蠢?,“一窝蜂上马”现象突出,反而让工具成了目的,搞得心为物役了。这也提醒相关单位和部门,不要盲目追求新技术,丢了真功夫,“锄头再多再好,不耕种也没有丰收”。
“少点套路,多点接地气的东西”,这些来自基层的呼声足当引起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个县一个月所接公事有五百余件,使得下面穷于应付”的窘境,党中央下发通知“关于上面文件,凡与本身工作无关的一律不要转发下去”。这是一则与形式主义作斗争的生动案例,值得好好借鉴。此前,某市统一印制《工作手册》,开始精简各种笔记本。各种工作群、政务APP也应如此,当减则减,还基层干部更多干实事的时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工作 微信 信群 基层干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