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革党员罗侃:杏林春暖“扎根”社区
民革党员罗侃
杏林春暖“扎根”社区
□ 姚 丰
罗侃在给患者看病。
在北京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家都知道周四上午有个大专家会来社区,为大家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个人就是民革党员、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急症教研室主任罗侃。
一位患糖尿病的老伯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过去老跑大医院,现在则“定点”在社区医院。他说:“现在社区医院,要专家有专家,要名医有名医,连专家挂号费都不需要,除非是特殊检查,一般情况下不用跑大医院了。”
有一位名叫蔡友福的患者,同时合并脑梗、冠心病、糖尿病、心衰、肺水肿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服用19种药,苦不堪言。来罗教授处就诊后,罗教授认为病情稳定,有的药能不吃就可以不吃,再加上口服中药活血化瘀治疗,最后把药减到了5种,病人很高兴,非常感激罗教授:“您真是好大夫啊,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要给您送锦旗?!甭藿淌谒担骸罢獗纠淳褪俏颐且缴Ω米龅?,锦旗就算了,只要您病好了,我也有成就感不是?!毕裾庋氖吕褂泻芏?。有个叫龙正飞的河北承德的患者,病好了有几个月没来了,一天突然出现在罗教授诊室门口,带来了自家种植的笋?!拔揖褪亲ǔ汤葱恍宦藿淌谀?!”龙正飞说。
在罗教授看来,作为一名医生,无论有多大的名气,多高的水平,都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他关爱病者,珍重生命,以捍卫健康、捍卫生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罗教授对患者热情、关心,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痛苦。有一个叫周卫国的患者因为长期生病,心情抑郁,与家人关系不和谐。甚至有患者夫妻两人都来找罗教授看病,因为一些小事两人在诊室内大吵起来。罗教授就做心理工作,耐心细致的开导,同时经常讲述他的家庭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在治疗患者病痛的同时又解决了患者的“心病”,真是多管齐下,一举多得。罗教授经常说:“一个好的医生不仅仅是用药用得好,同时他还是一个好的心理师,只要能给病人带来好处,自己多说点话、累点也是值得的?!?/p>
医者父母心。罗教授不仅医治患者的病痛,还尊重病人、关爱病患,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现在,看病治病费用太高,罗教授在诊治病人时本着少花钱,治好病的原则,该用的必须用,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一次,罗教授出门诊时,一位来自外地的中年妇女拿药时费用不够,就打算不拿药了。罗教授得知病人的医药费缺少300余元,而该吃的药又不能停,为了不延误病情,他便将自己身上带的400元钱,交给了这位外地妇女,并协助她拿了药。她的丈夫拉着罗教授的手,感动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多亏了罗教授您??!等来人把钱捎来,马上还给您?!甭藿淌谒担骸安挥昧?,你们生活比较困难,回家后好好养养?!辈∪怂担骸奥藿淌?,您对俺这样好,俺怎样报答您???”罗教授回答说:“你们回去好好休息,按我说的方法吃药,早点把病养好,这就是对我们医生最好的报答?!?/p>
罗侃教授常说:“行医之道应甘于清贫,执着追求,乐于奉献。”他以高尚的医德医风,渊博的医学知识,精湛的医学技术为种子,播洒在辖区居民和社区医护人员的心里。“大医精诚在社区,心系百姓助健康”,罗教授让平凡的社区医疗工作在无私的奉献中得到了老百姓们不平凡的赞誉,也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乃至全区的社区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教授 社区 患者 病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