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去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同比增近3倍 优质内容是关键
原标题: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关键(深聚焦·“互联网+文化新业态”④)
当下,知识付费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
短短两年时间,知识付费“飞入寻常百姓家”,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不时掀起一波波热潮。与此同时,随着知识付费的走红,资本一拥而上,版权、产品打开率和复购率下滑等困境也凸显出来。许多人开始担忧:这个新兴产业还有多少发展空间?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知识付费市场前景广阔
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199元一份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订阅人数已超过26万;截至今年3月,知乎举办7000场,总参与人次近500万,电子书下载量破5000万;2017年底,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3天销售额1.96亿元……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知识付费正在告别小众,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之后,中国的知识付费经济获得了井喷式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各家平台的不断加码以及创业者的涌入,知识付费产业目前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线下约见、付费文档、第三方支持工具等多个类别,市场不断扩大。
据《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人们不禁要问,知识付费怎么成了“新宠”?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发生了变化,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刚性需求?!庇凶曳治?。
“让有能力的人去讲,有需求的人去学?!敝醒朊褡宕笱难в胄挛糯パг焊苯淌诿课娜衔?,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和再分配,知识付费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一些从业者则更喜欢用“知识服务”而非“知识付费”来定义这个行业。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终身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用户学习的成本,填补了传统“分科治学”教育体系的缺口,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知识服务火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罗振宇表示,“中国人学习的驱动力很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需求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
是谁在为知识埋单?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2017年“123知识狂欢节”中,25岁至34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后”的付费比例最高?!耙灾星嗄晡?,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罗振宇这样描述。
“这是一个会发展10年以上的市场?!敝醺弊懿谩⒅妒谐∈乱挡扛涸鹑苏湃倮直硎?,目前知识服务行业尚处于早期,应努力形成知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良性生态。
从知识付费到知识服务,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从公众号打赏、直播赞赏、付费授权转载等方式,到喜马拉雅、知乎、分答、得到等平台将知识与场景相结合,进行系统化包装,经历过井喷式发展的知识付费,在内容和模式上正逐渐走向更多元的产品形态,产业链接也日益完善。不少早期试水者尝到了甜头,更多资本则在知识付费红利的诱惑下继续涌入,新入局者不断增多。
2017年2月,京东加入知识付费队伍,推出以图书为载体的付费问答“京答”;2017年6月,今日头条落子知识付费,孵化一年多后推出“悟空问答”;3个月后,网易云音乐推出“付费精品版”;今年1月初,百度上线音频知识付费产品“百度小课”,涵盖亲子教育、理财等多个领域……百度、京东、今日头条的入局,是知识付费领域激烈竞争的“冰山一角”。在此背景下,不断拓展知识市场体系、细分服务人群、试水新服务方式,以期寻找新的市场增量空间成为不少知识付费类平台的竞争选择。
张毅表示,随着各大平台持续发力专业化内容生产,平台知识付费内容专业化日益明显。在专业化领域打造品牌,丰富优质内容产品,提高用户黏性,尽快形成自己的行业竞争壁垒,已成为各平台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所在。
突破瓶颈,才能在“新赛道”上领跑
当然,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也并非都是鲜花一片。
首当其冲的,是经历初期的快速增长后,产品的打开率和复购率的缩水。据报道,经历过爆红的语音回答平台“分答”,用户关注度犹如过山车一般上升和下滑,其间还遭遇内容创作者接连退出。一些知名的付费专栏,同样也遇到了打开率下滑的尴尬。
毛湛文分析,出现这一现象是正常的。知识付费市场初始阶段,用户的尝鲜意愿较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名目的知识付费产品快速增多,当行业供需变化时,必然要面临用户时间和优质内容生产者的残酷争夺。
不过,知识付费适度“退热”,对行业整体而言并非坏事。“经过了初期蒙眼狂奔后,需要适度慢下来,思考如何把用户留下来,如何把内容做精、把行业做大。”张毅说。
“随着知识付费用户消费趋理性,在大量的知识付费产品面前,内容才是核心,除了填补碎片时间的普及类知识外,垂直化的深度内容将成为新趋势?!闭乓闳衔陡斗训某【罢谕乜?,从财经、职场、健康、阅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者和平台如果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p>
因此,如何持续生产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的优质内容,是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各平台已在这方面持续发力:喜马拉雅上线大批大师课课程,并扶持各垂直领域专家达人;知乎上线私家课;分答更名为“在行一点”,内容不再局限于泛娱乐化内容,而是围绕知识共享实现内容全覆盖,在线提供1分钟、30分钟、1个月乃至半年的知识服务;得到推出了年度产品“每天听本书”,目前已有30万人加入年度会员,按照一年365元的定价,流水已超1亿元。
除此之外,业内专家表示,版权?;ひ彩遣簧僦陡斗哑教媪俚睦Ь?。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电商、贴吧等平台可以搜索不少商品和链接,低价贩卖付费音频、网??纬?、会员账号等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今年4月,喜马拉雅因上线用户朗读制作的无版权有声书,被该书作家控诉,这场版权纠纷最后以平台发布道歉声明结束。
如何筑起版权“?;で健保晌的诠餐伎嫉闹匾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法律和技术手段缺一不可,一方面借助先进技术及时追踪,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随时打击侵权行为。
“随着知识付费产品的升级优化,更多网民愿意使用知识付费产品。”张毅认为,只有突破瓶颈,知识付费市场才能迎来新发展。(记者 张意轩 尚丹)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知识付费产业规模 内容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