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大中城市家长教育焦虑如何破除?政策之外需“自救”
焦虑的家长如何“自救”
进入5月,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的出台,孩子们迎来了升学季,中国家长便又一次集体进入了焦虑季。只要在网络上键入“幼升小”或“小升初”,蹦出来的很多报道都透出各种各样的“焦虑”,比如:《幼升小火爆令人焦虑,但家长的选择也情有可原》《名校幼升小选拔 “牛娃”比拼是一场焦虑竞赛》《幼升小小升初,比抢跑更关键的是抢跑道》。
面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不少政策。
不久前,教育部联合4部门展开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就是切实给中小学生减负。再来翻看今年各地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也能发现,很多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少家长的焦虑,比如北京多个区县推出的“幼升小”多?;呔褪俏嘶航庥伞把俊币⒌慕孤?,上海等地实施的“公民办同招”的目的也是给“择校热”降温……
但是,家长们依然焦虑。
中国家长为何如此焦虑?这种焦虑的生命力为何如野草般顽强,总是“挥之不去”?
该寻找背后的原因。
在所有家长中最焦虑的莫过于大中城市的家长。如果给他们画个像,他们有着类似的特点:受过良好教育、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对孩子成长怀着很高期望、对孩子的教育参与度较高。
而在这个表面特征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特点:不少家长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断崖”,这个“断崖”出现在学业有成之后。似乎在很多人心目中,学业有成之后,事业、家庭的成功就会水到渠成了。但其实,人生就像建高楼,“学业有成”只是给高楼打好了基础,打基础确实需要很好的规划,但是要想把楼盖得更高、更结实,还需要接连不断的规划和设计,但是,很多家长的成长过程到这里停止了。
正是因为有这种“断崖”,成功了,家长容易把成功的原因归功于人生前20年的奋斗;失意了,家长也容易把不如意归咎于“没能考上名校”“没选好专业”,等等。
而这时的成功则更具有偶然性,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家长们普遍对自己不满意,越是对自己不满意则更期望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孩子。家长把自己跟孩子捆绑得更紧了,孩子成功家长喜悦,孩子受挫家长痛苦。感同身受,家长反应能不大吗?
再加上由自己成长路径带来的思维定式,家长们在规划孩子成长过程中,也着重规划前20年,这样“上哪个幼儿园”“上哪所小学”“上哪所中学”都直接与孩子是否拥有幸福人生这个终极目标密切相关,怎么能不焦虑?
所以,遏制这场漫无边际的焦虑,除了期望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出更加公平公正的政策措施,家长还要“自救”——重新规划自己的成长,在规划自己的同时重新认识人生和生命,推己及人,再面对孩子时可能就不会对一时的得失那么敏感,同时把自己从孩子的成长中剥离出来,相互尊重。这时,家长修补了自己成长中的“断崖”,焦虑也许就会逐渐放下了。
编辑:曾珂
关键词:大中城市家长教育焦虑如何破除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