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访:“人与人真诚的关爱可以战胜一切灾难”——访“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巴济列夫斯基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5月12日电专访:“人与人真诚的关爱可以战胜一切灾难”——访“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巴济列夫斯基
新华社记者吴刚
“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一段佳话。人与人真诚的关爱可以战胜一切灾难!”谈起十年前接待来自中国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的事,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安德烈·巴济列夫斯基这样说。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叶马耳湾海岸附近,建于1983年,是俄罗斯四大儿童休养中心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1500名中国四川等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到俄罗斯疗养,共有890名中国孩子在这里度过了难忘时光。2013年,又有259名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的孩子来到中心疗养。
巴济列夫斯基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俄罗斯人的心,对于全俄儿童中心来说,接待来自地震灾区的儿童是一种荣幸。
“考虑到这些孩子们刚刚经历人间悲剧,中心特意安排了优秀的心理老师,并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孩子们感到家的温暖。老师还邀请孩子们到自己家中做客,让孩子们愉快地度过每一天?!?/p>
巴济列夫斯基介绍说,中心丰富的活动让灾区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和温暖。离别之际,很多中国孩子同他们的俄罗斯小伙伴依依不舍。中心专门为地震灾区儿童这段疗养经历出版了杂志,孩子们的生活照片直到今天还挂在疗养院大厅的墙壁上,成为中俄两国民间交往史上一段难忘的历史。
巴济列夫斯基说,关爱让世界更温暖,这种关爱不分国籍、不分种族,推动着人类社会和文明不断前行。俄中两国近年来频繁的民间交往同样建立在相互关爱的基础上,推动着两国关系不断走向新高度。
谈到中心与中国的合作,巴济列夫斯基说,目前全俄儿童中心每年都接收来自中国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针对中国学生的课程和娱乐节目也在不断完善。中心跟中国不少教育部门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欢迎中国学生来此休养。
谈到中心未来的发展,巴济列夫斯基说,根据中心的2014-2020年发展规划,中心的面积将扩大一倍,新建多个儿童宿舍、食堂、体育馆等综合设施。此外,中心已连续10年举办“世界儿童”活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今年夏天,中心将举办多项活动庆祝成立35周年。巴济列夫斯基代表中心诚挚邀请中国儿童来此休养,共同谱写俄中两国民间交往的佳话。
编辑:秦云
关键词:巴济列夫斯基 汶川地震 儿童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