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4月朋友圈谣言盘点:咖啡致癌 草莓是“最脏”蔬果
辟谣
咖啡含有致癌物;草莓是“最脏蔬果”;老鼠食用转基因作物后变硕鼠;跳拉丁舞能导致性早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仍有各种谣言在网上传得“风生水起”。然而辟谣战士怎能让谣言当道,所以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谣言放在科学的阳光下晒一晒吧。
谣言一
星巴克咖啡致癌
最近,无论你喝不喝咖啡,可能都听过所谓“星巴克咖啡致癌”这件事。原因是美国加州洛杉矶高等法院的判决结果显示: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并要求所有咖啡产品加贴“致癌”警告标签。
真相:食品安全领域资深媒体人洪广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加州法院要求本州销售的咖啡标注致癌警示,理由是咖啡内所含的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较可能致癌物”,而其完整含义应该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且IARC所列的致癌物清单参考的是证据强度,并非指该物质“致癌的危险性”。
洪广玉解释说,丙烯酰胺是咖啡豆在烘焙时自然形成的,是形成咖啡香味的关键,其在咖啡中的含量极低。丙烯酰胺确实有对动物致癌的明确证据,但当它在食品中作为食品中的一种成分被摄入后会否致癌并没有科学证据,也没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它致癌。
有专家进行了估算,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黑咖啡,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0.45微克。他每天要喝至少318杯黑咖啡,才可能有致癌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因此,加州法院的判决仅仅是‘按照法律需要这么做’,并不代表现实中喝咖啡会致癌?!焙楣阌袼?。
谣言二
草莓是“最脏蔬果”
近日,美国环?;够肪彻ぷ髯橹?EWG)根据美国农业部对常规种植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列出12种最“脏”及15种最“干净”蔬果名单,在最“脏”蔬果名单中,草苺连续3年居榜首位置。
真相:多年从事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阜阳师范学院研究员兰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称草莓是“最脏蔬果”这种说法有很大的片面性?!笆紫纫魅芬桓龈拍睿┮┎辛舨坏扔谝欢ㄓ形:?。我们平时食用的瓜果蔬菜难免都有一些低毒、微毒的农药残留。传统大棚栽培草莓的过程中,会施用一些抗病的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一些极易分解的农药,但主要在开花前期施用,在果期施用较少,而这些农药喷施5—6天后,分解非??欤诠返牟辛襞ǘ燃?。”
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也表示,EWG是美国的一个环保组织,他们既不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学术机构,只是一个倡导环境?;さ拿窦浠?。决定蔬果是否安全的标准不是“是否检测到农残”,也不是“检测到多少种农残”,而是“是否检测到农残超标”。检测到农残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离开了农残量和控制标准谈危害,完全没有意义。
所以,别被“最脏蔬果榜单”误导。日常生活中需要记住,不管是“打农药”还是“不打农药”,充分清洗、注意卫生,都是必要的食品安全习惯。
谣言三
老鼠吃转基因作物后变硕鼠
近日,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某农场出现一只30多斤的巨大硕鼠,4条中型犬与之搏斗,好不容易才将它制服。与视频一同转发的文字称:“这事发生在黑龙江853农场,经查是因为老鼠吃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太可怕了!”
真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视频中的动物并不是老鼠,从大致的身形和模糊的尾巴看,很像是旱獭,也称土拨鼠、地松鼠,在农业和畜牧业上是典型的有害动物??梢匀啡系氖牵庵侄锖汀袄鲜蟪删薄白蚴称贰泵挥腥魏喂叵?。食用转基因作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这是科学研究的结论。
“基因本身的性质,比如在什么物种里表达、表达多少,主要由基因非编码区的DNA序列决定。这类信息具有‘方言’特征,不同物种之间有很大不同,是物种间遗传信息表达的一个天然屏障?!苯航馐退?,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具有植物属性,若不经过体外适当修饰、将其转变为动物属性的基因,即使特意将其转入动物细胞内,也不会有任何活性。因此,食用转基因作物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
谣言四
跳拉丁舞导致性早熟
近日,一篇名为《9岁女孩性早熟吃药无效,医生问:有没有在学拉丁舞?》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被广泛传播。文章指出,跳拉丁舞与小朋友性早熟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文章解释,拉丁舞是一个社交舞种,它需要舞者之间有很强的互动性。青春期前后,身体对性别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可能一个在成年人看来健康、平常的动作或眼神,在青春期都会启动大脑中的开关。
真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吴晞副教授指出,文中的观点可能存在观察偏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跳拉丁舞和性早熟有直接关联,不能通过片面问询或个例说明跳拉丁舞会导致性早熟。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发现,通过视觉、听觉或者嗅觉,能够启动性发育这个“开关”,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根据原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的定义,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吴晞指出,防止性早熟,家长除了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摄入过多能量外,还要注意别让孩子误食避孕药。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征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编辑:赵彦
关键词:朋友圈谣言 咖啡致癌 草莓最脏蔬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