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年轻人需多些历史耐心,别丧失拼搏勇气
多一些“历史耐心”(评论员随笔)
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
近期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有经济学家建议,如果年轻夫妇有这个条件,可以用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六个钱包”,合起来支付房子首付。“六个钱包买房论”随即引发热议,批评的声音占到大多数。
经济学家的建议有其上下文,是非对错、全面与否,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然而“六个钱包论”之所以引发这么多质疑,就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六合一”的加法问题,也是一个“一分六”的减法问题。如果“六个钱包”的存款都投入房子,老人们万一生病急需用钱,房子又没法立即变现,怎么办?“六个钱包”就是六个家庭,尽管因为婚姻而连接在一起,倘若因房子而起了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很多时候,基于现实场景和文化土壤,住房不单是个经济问题,背后更承载着家庭、伦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
前不久,不少人被“施一公因还不起房贷从清华辞职办学校”的谣言刷了屏,也有人对每个月花七八千元租个公寓却付不起首付的“隐形贫困人口”感同身受。除了房子,还有“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成功焦虑,还有“月薪3万竟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养娃攀比……不可否认,舆论有时会放大虚假的消息、情绪化的言论,同时舆情本身又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紧绷的神经背后,牵引着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所谓“六个钱包”的问题,不仅是简单要买一间房子,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有人感慨,今天的年轻人是不是承担了太多压力?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在某种程度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恰恰意味着:站在前人奋斗的肩膀上,我们有可能摘到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中那颗更为甜美的果子。
最近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北京市公布的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首次明确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满足条件可在租住地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不搞大开发”……住房、教育、生态,哪个不是事关美好生活、决定老百姓获得感的大事?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的方法,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播下智慧的种子,浇灌奋斗的雨露,总能给你成长的惊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成就斐然。然而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这样的背景和规律,时常投射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引发诸如“六个钱包”的焦虑。作为年轻人,更需多一些历史的耐心,不应因此丧失拼搏奋斗的勇气。每向前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彭 飞)
编辑:杨岚
关键词:年轻人 历史 耐心 房子 丧失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