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新疆:非公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实现双赢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7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研究部署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以打攻坚战、歼灭战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从去年至今,新疆各社会力量广泛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其中,非公经济这支庞大扶贫力量,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充分发挥行业布局点多面广、拉动就业快速充分、体制机制灵活机动等优势,与其他扶贫力量一起合唱出一曲曲脱贫攻坚之歌,实现了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双赢。

新疆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带动脱贫增收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骆晓华通讯员柳春敏报道)5月6日,叶城县伯西热克乡亚博依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新疆农科院“访惠聚”农业科技巡回服务队的技术员正在为当地农民讲解核桃树修剪、核桃树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等技术,大家热情高涨,听得认真、学得仔细。
“以前干农活都是稀里糊涂的,没有什么技术。现在听了专家的讲解,我对核桃树的管理更有信心了?!毖遣┮来搴颂抑种不氯群下筇帷ね吕筇崴?。叶城县是农业大县和林果大县,也是自治区2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叶城县干旱少雨,光热充足,十分适宜特色林果业发展,特别是种植的核桃质优、丰产、壳薄,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叶城县依托农业援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当地人把核桃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吐热合麦提就是靠核桃产业脱贫的一员。今年,他种植的核桃成熟后将由新疆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嘉食品公司)订单收购,每公斤价格比市场要高出1至2元。
“除了培训农民打工增收,我们还会定期到各乡镇农民家里收购核桃,来保证农民的利益?!泵兰问称饭径鲁づ砗齑核?。
美嘉食品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在叶城县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落户叶城县轻工业园区,收购当地核桃,加工成核桃粉、核桃奶、核桃休闲食品等。目前,该公司一年加工核桃3万多吨,占到叶城县核桃产量的1/4,与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直接带动1.5万户核桃种植农民增收,成为叶城县农民脱贫增收的“定心丸”。
截至去年底,公司在叶城县各乡镇开设了18个“卫星工厂”,吸纳本地劳动力2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员占56%。今年,还将建立100个“卫星工厂”,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工15000吨核桃干果外销,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以前核桃难卖的局面。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扶贫“短板”,叶城县在核桃产业上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农户参与的“公司+合作社(卫星工厂)+农户”的经营模式。
目前,叶城县有7家核桃加工企业,全县核桃年产量超过12万吨,核桃产业已实现从果仁到青皮壳的全利用,做到了全产业链“吃干榨尽”。
作为叶城县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美嘉食品公司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还不断提升核桃品质及产量,拓宽核桃产业发展道路?!敖衲?,公司计划将叶城老百姓的核桃土地流转10万亩到我们公司作为种植基地,制定标准化种植管理制度,提升核桃种植品质,将原来有核桃土地的农民返聘为企业产业工人,或以其土地入股进行分红,由此带动周边农民,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将核桃品质带到国内领先水平,真正做到提质增效,实现多赢?!迸砗齑核?。
据悉,叶城县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8万亩,户均核桃种植地6.5亩,人均25株核桃树。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核桃的收入达到45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40%。2010年以来,全县已有2.5万户、10万余人通过核桃产业实现脱贫。
美嘉食品公司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叶城县部分产业扶贫的重任。让彭红春感慨的是,原先县里核桃丰收后,核桃均是作为“通货”(混杂,不分等级)被卖出去,农民丰收不增收。公司产业化运作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引领、磨合,现在很多农民已知道对核桃进行分拣、分等级出售,收入一下提高了不少。
“叶城县核桃年产量超过10万吨,我们公司可以消化3万吨。”彭红春告诉记者,今年公司产值预计超过2亿元,将为叶城县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带动脱贫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促进就地就业引导群众致富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郑卓报道)眼前这各种各样鲜艳夺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并非出自什么名家设计,而是出自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位维吾尔族女工之手。借助这些绚丽多姿的服饰,越来越多的女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苏买亚·热合曼,是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库西吐尔村缝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员工。2016年,苏买亚和其他15名农村妇女来到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公司进行跟班培训。经过努力学习,她设计的产品方案被公司选中制成了成衣,终于从农民变身为一名正式工人,在公司实现了自我价值。
“公司成立之时,我就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吸纳贫困户及富余劳动力,为他们解决就业,实现脱贫?!?月20日,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墨玉县扎瓦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新疆的发展与变化。创业以来,公司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年产值3000余万元的规模企业,自己也成为党和政府一手培育起来的本土企业家。
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说,为了回报社会,使当地贫困人员早日脱贫,公司在墨玉县扎瓦镇设立总部,现在本部已经有632人就业。除本部外,公司还在墨玉县、和田县等多个乡镇农村建立起16个卫星工厂,吸纳富余劳动力1100余人就业。
2018年2月,公司在墨玉县物流园又新扩建了纺织服装生产培训基地,目前已安装186台缝纫机和6台大型专用缝纫设备,6名技术工正在对200名贫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不久,实训基地第二批扩建还将新增加200台设备,届时可解决400人就业。
目前,霸丽穆公司职工总人数达到1210人,其中贫困户720名,大中专毕业生32名,失业人员43名,职工平均工资都在1800元以上。在这些卫星工厂和实训基地就近就地就业的各族群众,都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甚至有不少开始走上了致富之路。

5月5日,精河县招商局组织精河镇滨河社区、茫丁乡小庄子村贫困户代表20余人,到精河工业园区西域天鑫进出口公司了解生产情况和即将推广的“卫星工厂”生产模式。朱小刚摄
新疆海大集团:发展特色养殖拉动就业脱贫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郑卓报道)5月4日,民丰县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产业园里,一座座标准化鸡舍显得格外醒目。这处产业园是由新疆海大集团在民丰县投资建设的,其中养殖的民丰尼雅黑鸡,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我每个月在这里上班有3000元工资,儿子和儿媳妇工资加在一起超过6000元,一家人一个月有9000元的收入?!泵穹嵯匾兑嗫讼绨⒁浪翊迮┟衤蛱峥舛唷ぢ虻贤级ヌ崞鹣衷诘氖杖?,高兴得合不拢嘴。
“新疆海大集团在和田地区民丰县成立了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1.75亿元,第一期投资了12亿元,直接带动57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0%以上?!?月29日,在自治区非公企业接收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有组织转移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新疆海大集团董事长郑茶妹向记者介绍了公司助力精准扶贫的情况。她预计,这个项目整体完成后,上岗就业人数可达12000余人。
生在温州、长在温州,创业在新疆、发展在新疆的郑茶妹,对新疆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我来新疆创业发展二十多年了,亲眼目睹了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新疆各族儿女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感人实例,我们新疆温州商会、海大集团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郑茶妹说,作为一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己时刻满怀感恩之情,公司也在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和精准扶贫工作中。
为了推动南疆帮扶工作的开展,海大集团计划分两期加大力度建设产业扶贫项目。一期首先以大力发展畜牧业为主导,同时引进周边国家生态有机饲料作为生态养殖的主原料,既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实现了生态散养的目标。二期是以“公司+生产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每个乡为单位,形成种养殖、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等生态农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吸纳就业、促进商贸等共建方式,让当地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
伽师汝王服饰有限公司:设立卫星工厂帮助群众脱贫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何玲报道)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与自治区扶贫办共同组织了自治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各级各类商会和民营企业对南疆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
今年,伽师汝王服饰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到了自治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
“我们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目前,位于伽师工业园区的工厂共吸纳当地劳动力80人,5月份,在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的2个卫星工厂正式运营后,还可吸纳劳动力300人。”4月28日,伽师汝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卫说。
冯卫告诉记者,他是2014年来新疆的,当时在新疆边疆宾馆的写字楼上做民族服饰批发生意。
2016年,冯卫看好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前景,在伽师工业园区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投资成立伽师汝王服饰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规模吸纳当地贫困家庭妇女就业。
努尔斯曼·米吉提就是在该公司实现就业的贫困户之一。她是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坎迪尔力克村的贫困户,家里有6口人,依靠12亩地维持生活?!耙郧?,家里每年种地收入只有1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平时连漂亮衣服都舍不得买?!迸孤っ准崴?。2016年年初,伽师汝王服饰有限公司成立后开始招聘员工,努尔斯曼·米吉提和丈夫一起报名参加?!拔以诔Ю镒鲆路?,丈夫给员工做饭,每人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资?!迸孤っ准崴怠?/p>
刚进厂里时,由于技术不熟练,第一个月她只领到了300元。为了挣更多的钱,她努力学习技术,现在做衣服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好,工资自然就越来越高。经过两年的努力,一家人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了帮助更多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今年,汝王服饰公司在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设立了卫星工厂,可直接带动300名家庭妇女实现就业。
冯卫告诉记者,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争相走进他的工厂。因为有着稳定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产品西出走向中亚国家,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近日,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各族干部群众来到荒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今年阿瓦提县植树造林结合全县扶贫工作实际,引进油橄榄产业造林5万亩,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魏志义摄)
【评论】社会扶贫大有作为
作为政府主导的扶贫大格局的重要补充,社会扶贫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参与。
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谢煊透露:从2016年以来,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与自治区扶贫办共同组织“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各类商会和民营企业深入南疆乡村,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吸纳就业、商贸扶贫、小贷援助、公益捐赠、结对认亲等方式,出实招对南疆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截至目前,全区有1666家民营企业帮扶了8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帮扶人数达16.9万人,帮扶取得了实际成效。
现实中,很多参与脱贫攻坚的民营企业家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参与脱贫攻坚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民企实现更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因为在帮助各族群众实现脱贫的同时,民企既得到了相应政策支持,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又整合了相关资源,更清楚地把握了市场,可谓实现了“双赢”。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扶贫工作已成为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潜力。鼓励和吸引更多非公企业,特别是致富返乡带头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以真情实感和实际效益带动当地富裕,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既可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也可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延伸和可持续,释放贫困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在,“政府主导、市场能动、社会参与”的特色扶贫工作新模式已经在新疆各地深深扎根;“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新格局也已经在各地形成。更为可喜的是,全疆各地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构建开放式的大扶贫工作新格局,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新的组织推动机制。比如创新社会扶贫资源投送机制,在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使扶贫开发更有效的领域,支持市场主体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义利兼顾的基础上,通过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转移。而有些地方也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合作等形式,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扶贫服务机制,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平竞争,来承接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扶贫服务。
广大非公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既是一种严肃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追求?!袄擞掷骸保斡攵ɑ崾迪忠环笞魑?。(来源:新疆经济报记者 佟向东)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核桃 新疆 扶贫 脱贫 实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