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互助献血取消,如有“血荒”咋办?
近十年来,重度地贫患者杨园的救命血都来自亲朋好友,但从今年4月开始,因政策调整,他的救命血只会来自陌生人。
3月31日起,最新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互助献血全面取消。自此,实施长达20年的互助献血政策正式谢幕。
互助献血即通过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等方式,保障患者用血。1998年,互助献血被写入献血法。
这些年,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血紧张,但不法分子看到的是寻租空间。因互助献血亲友身份的界定较为模糊,有“血头”开始招募“志愿者”,贩卖血液给患者家属,从中牟利。
互助献血取消将带来哪些变化?应如何填补用血缺口?技术上有哪些办法可以应对政策的新变化?本期特稿将详细解读。
血贩的“江湖”
一些家属明知“血头”从中牟利,甚至了解参与血液买卖的违法风险,但迫于无奈,别无选择。
红色是杨园的?;ど?。
从五岁起,被确诊为重度地贫的他每隔28天就要去医院输血一次。他的生命离不开红色的血浆。
多年来,杨园的救命血大多来自亲朋好友。其母李兰芳回忆,每到输血日,若医院用血紧张,她会拜托亲朋好友施以援手,到医院给孩子献血“续命”。
这样的做法持续了十年。最近因政策更迭,杨园日后的救命血只会来自陌生人。
3月31日,全国全面取消互助献血。该政策于1998年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曾被当作是无偿献血的补充方式。当时的规定是: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与个体及团体的无偿献血相比,互助献血指向性、目的性更明确。从献血到用血,一般仅需3天时间。献血者凭亲笔签名的登记表,到血液中心采集血点献血,医生凭借互助单到血站取回互助献血同等血量的血液,专供互助者指定的患者输血使用。
在一些家属看来,互助献血制度是将其亲人“从生命的悬崖边拽回来的绳索”,但不法分子看到的却是“商机”。
在一些地方互助献血早就变味,不再是配角,而成为临床用血的主流来源。其背后的血液买卖生意也在悄然进行。
在李兰芳身边,有不少患者家属曾迫于无奈去帮衬“血头”。他们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些“血头”就潜伏在医院周边,寻找潜在买家。他们利用网络招募献血者,形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产业链。血小板、红细胞明码标价。遇到用血紧张时,他们甚至会坐地起价。
家属与“血头”处在一种微妙的关系中。一位患者家属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们明知“血头”从中牟利,甚至了解参与血液买卖的违法风险,但迫于无奈,别无选择。
事实上,在互助献血政策出台时便有人直指其弊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医院输血科主任、北京市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宫济武用“毒药”来形容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医学院双聘副教授余成普曾就中国的血液捐献话题做过大量调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明确表示,就互助献血的亲友究竟如何界定这一问题,条文表述较含糊,让血贩子找到了可钻的空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互助献血的局限性,一些地方已率先将其叫停。2012年,武汉曾暂?;ブ籽?;2017年3月,南宁正式停止互助献血。他们考虑的关键点是用血安全问题。南宁市卫计委官网上的一篇文章显示,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血站检测出的不合格血液当中,有68.2%的标本来自互助献血人群。2017年12月,四川省卫计委在官网挂出通知要求取消互助献血。通知称,互助献血制度作为无偿献血的有效补充形式,为缓解临床用血压力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非法组织卖血等违法乱纪行为制造了可乘之机。
2018年3月1日,最新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生效,其中已没有关于互助献血的内容。
“双刃?!?/strong>
互助献血是权宜之计,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取消互助献血后,广州血液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临床血小板供应政策更迭,也带来个体命运的变化。
作为用血大户,杨园每月需输入800—1000毫升的血浆,才能满足身体对红细胞的需求。李兰芳有些焦虑。
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政策调整期,一些医院血液肿瘤科的手术被暂时叫停。
专家说,这么做是为患者安全考虑。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血液科医生李哲(化名)说,科室每个月均有8名患儿会进入骨髓移植周期。一旦进入移植周期,患儿的用血就必须跟上,否则会导致他们严重贫血,引发造血功能衰竭,严重的甚至会致死。在过去,移植用血由家属自行解决,一个月移植周期大约需要7个单位的血小板和5个单位的红细胞。如今,需要医院来想办法消化这些需求。
另一家三甲医院感染科的一位主任朱莹莹(化名)说,用血紧张的情况对医疗机构而言是常态。但考虑到安全问题,也为了确保平稳过渡,一些用血量大的择期手术会被延后。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患者家属、医生对全面取消互助献血的政策表示理解。
“是为了打击‘血头’!”地贫患儿妈妈何淑娟说,互助献血是权宜之计,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她说,“血头”找的献血者可能存在“频采”问题,血液质量也未必有保障。如果他们有高风险行为,问题更严重。
然而短时间内,应如何填补用血缺口?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广州血液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临床血小板供应,如调整对机采血小板的奖励政策;新增网上预约血小板措施,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延长采血服务时间方便大家献血;在广州天河龙洞新设固定献血站,采集机采血小板;增加手工血小板制备量等。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介绍,半个月以来,广州血小板日供应量略高于此前每天的供应量。目前,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库存量较充裕,悬红细胞存量达到1.4万个单位,血小板存量达300多个单位,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数比之前有所上升,手工血小板补充量每天增加30个单位,血小板供需基本达到平衡,预计能平稳度过政策变动期。
作为医院的用血“管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刘相富说,为保障医院血液供应,中山三院组织职工在血源最紧张的第一、三季度参与无偿献血,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参与无偿献血。医院也加大了对临床合理用血的管控,将临床合理用血纳入医院质控系统,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输血。
缓解“血荒”
破解用血紧张的困局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
中国临床用血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
一方面是因为供应不足。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关于血液安全技术核查的通报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14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率达到10.5‰,而发达国家约为33‰。
而且血小板比全血要稀缺得多,但对于那些接受移植的患者,血小板才是他们的续命“法宝”。
“这与血小板的特殊属性有关系。”付涌水说,红细胞可保存35天,全血可保存15天,血小板仅能保存5天。因此,提前大规模采集,储备血小板,可能会导致浪费。而且,全血的采集过程相对简单,仅需要5—10分钟,且献血者可在流动采血车上完成采集。与此同时,血小板捐献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1至2小时——将血液抽出,分离出需要的血小板,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不仅如此,血小板捐献者必须符合捐献全血的各项检测标准,对自身的血小板基数也有要求,且只能在规定地点完成采集。
余成普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相比起捐献全血,大众对机采血小板的认知不足。很多人甚至未能区分“全血”和“成分血”。
然而,我国的临床用血需求却是巨大的。
数据显示,全国临床用血量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但献血人数增长相对缓慢,导致供需缺口逐年拉大,“血荒”现象时有发生。就广州而言,这里是华南地区的医疗高地,医疗机构多,疑难杂症病人多,临床用血量也会更大。
有专家关注到,因采血和用血方式不当,约40%临床用血被浪费。余成普的研究结果显示,人情血和安慰血是造成血液浪费的原因之一。某些地方医务人员甚至不考虑输血的适应指征,把其当作给病人的安慰剂。
在刘相富看来,从长远看要缓解血荒,首先得“节流”,大力推广自体输血技术。这是指医生在手术前合适的时间内,将病人的血抽出储存,在手术出血较多的步骤结束后将术前储备、术中回收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或是将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回收处理后回输到病人体内。
“自体输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之一?!绷跸喔槐硎?,自体输血可完全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免疫反应,也能避免因异体输血导致的感染疾病。
在国际上,自体输血已成为解决临床用血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些发达国家自体输血占临床用血量比例超过40%。资料显示,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中约60%输的是自体血;在日本,80%的患者术前会备好400—600毫升的自体血。
除了节流,更要开源。
在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后,何淑娟带领志愿者团队到外地高校宣讲,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献血。付涌水也表示,他们会定期组织单位团体捐献,扩大血液采集来源,保障血液供给……
国际上,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大胆的想法——人造血。能否通过制作人造血,彻底解决血荒问题?如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血液与移植部门(NHS Blood and Transplant)已启动人造血液制品的早期临床试验。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的人造血研究分为氟碳化合物、干细胞和人造血红蛋白三个方向。以英国的人造血项目为例,它是通过造血干细胞在实验体外培养得到红细胞。相比于氟碳化合物和血红蛋白,这种方式的副作用会小一些。但是,干细胞体外培养红细胞的成本过高,获取难度过大,要生产出足够供应临床用血的红细胞仍是不小的挑战。
在刘相富看来,人造血并非对人体血液的“全仿真”,而是在模拟血液中的红细胞功能,他告诉记者:“这些人造血的成分中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功能是没有的,病人输血全部用人造血还是不行的,其余的功能还得靠真血来维持,但能缓解血源紧张的情况。”
不过在李哲看来:人造血还太遥远。
住院8天后,杨园终于得到了救命血,随着血液缓缓流入身体,他的精神状态也有明显好转。
鼓励献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刘相富说,为保障医院血液供应,中山三院组织职工在血源最紧张的第一、三季度参与无偿献血,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参与无偿献血。医院也加大了对临床合理用血的管控,将临床合理用血纳入医院质控系统,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输血。
在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后,何淑娟带领志愿者团队到外地高校宣讲,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献血。
付涌水也表示,他们会定期组织单位团体捐献,扩大血液采集来源,保障血液供给。
自体输血
医生在手术前合适的时间内,将病人的血抽出储存,在手术出血较多的步骤结束后将术前储备、术中回收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或是将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回收处理后回输到病人体内。
自体输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之一。
人造血
这些人造血的成分中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功能是没有的,病人输血全部用人造血还是不行的,其余的功能还得靠真血来维持,但能缓解血源紧张的情况。
互助献血弊端
●“血头”潜伏在医院周边,寻找潜在买家。他们利用网络招募献血者,形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产业链。血小板、红细胞明码标价。遇到用血紧张时,他们甚至会坐地起价。
●“血头”找的献血者可能存在“频采”问题,血液质量也未必有保障。如果他们有高风险行为,问题更严重。
●因采血和用血方式不当,约40%临床用血被浪费。余成普的研究结果显示,人情血和安慰血是造成血液浪费的原因之一。某些地方医务人员甚至不考虑输血的适应指征,把其当作给病人的安慰剂。(记者 黄锦辉 曹斯)
编辑:赵彦
关键词:互助献血取消 血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