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鲜活精准之笔勾画思想同心圆
近日,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赢得了青年群体的青睐和点赞,成为刷爆朋友圈的“大众理论公开课”。然而,曾经一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强、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的现象让人深感忧虑。这一热一冷,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法创新的紧迫性。
细观《马克思是对的》的形式和内容设计,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节目中,知名理论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代表走进“阶梯教室”,和观众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其中,既有精彩的互动问答,又有生动的故事讲述,更有动情的诗歌朗诵,多种元素灵活交替使用,让这堂“理论课”鲜活而不失诚恳、激昂而充满理性,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
身处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对“无互动不传播”有深切体会。信息技术和传播形态的巨变,带来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样呼唤理论传播方式的更新。如果不改变话语表达方式,一味止步于“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理论宣传就缺乏传播力、影响力,势必会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堵砜怂际嵌缘摹分允艿角嗄耆说幕队?,最直接的原因是改变了课堂讲授方式。理论大咖、青年学者与大学生代表互动问答,让节目形式活泼起来,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从而增强了理论节目的吸引力、亲和力。而通过一个个诗歌故事,把马克思的学习生活乃至情感经历呈现在青年人面前,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马克思仿佛成了“邻家大叔”“青年偶像”,迅速缩短了青年群体与伟大人物的心理距离。
当然,对一档成功的理论节目而言,只洋溢“青春气息”是不够的,必须彰显“理论气质”。否则,就容易陷入娱乐化、感性化的泥淖。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马克思是对的》把镜头对准了当代青年最熟悉的社会现象、最困惑的理论话题,也瞄准了青年人的“思想疙瘩”,以有效回应实现精准发力。这档节目在讲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等概念之时,没有停留于学理描述,而是用以解释我们自身遇到的困惑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给出有力的理论回答,让深奥理论通俗化、生活化。而且,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了青年群体疑惑问题这一“的”,才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科学理论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传播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影响力,打开了青年群体的“思想闸门”,深刻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互动体验而鲜活,因有的放矢而精准,《马克思是对的》带领青年人重温马克思的光辉思想,也带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多启示。无论是形式的鲜活还是内容的精准,本质都是在坚持理论传播方式的与时俱进,坚持受众意识、用户思维。其实,群众就是受众,理论就是产品。理论要被群众掌握,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精打细磨做优理论产品,无微不至提供理论服务,确保理论产品和服务贴近生活、回应现实、走进心灵。唯有如此,才能充分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才能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才能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理论 鲜活 精准 传播 思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