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战斗机多代多型同步发展 轰炸机家族实力又精进
空天竞逐未有穷期
当前,世界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国家军事战略和新作战概念为牵引指导;二是以核常兼备、远程快速、空天(网)一体为建设重点;三是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为发展趋势。
低成本、高效费比是各国对装备研发的一贯追求。因此,在当今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特点”和“一贯追求”将在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中得到延续。敬请关注系列策划“环球兵器新展台”之空战装备篇。
战斗机多代多型同步发展
战斗机研发目前正处于多代多型同步展开的阶段,研新、列装、升级、使用各有精彩表现。
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受到各国重视,大量正式列装并使用五代机的美国仍处于领跑位置。去年,美军F-22战机在阿富汗战场成功投放“小直径炸弹”,标志着美军五代机转入常态化实战运用阶段。F-22武器火控系统得到升级,隐身性能向F-35战机看齐;而F-35的采购量继续扩大,现役的百余架都进一步升级了软硬件。
获得军方编号苏-57的俄罗斯五代机,实现了18吨级发动机“30产品”的首飞,拟于2019年正式服役。该机在未完成全部试飞任务的情况下已在叙利亚完成了实战首秀,俄罗斯技术人员声称其可以“超越美国的F-22和F-35”。此外,在叙利亚战场大出风头的苏-35S战斗机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该机在超音速飞行时展示的强大实战能力已接近第五代战机。拟替代“米格”系列战机的第五代轻型多功能前线歼击机LMFS也已开始研制,该机将采用鸭式布局,在米格-29系列基础上重新设计。
此外,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在同步对其引入的F-35战机进行加装和增强。
鉴于装备“代差”?;岽葱庹搅Χ员壬踔烈槐叩沟恼骄?,在五代机尚未普及的现阶段,军事强国已纷纷投身到第六代战机研发的激烈竞争之中,为重塑未来空战格局预先布局。
在五代机和六代机之间,美国空军利用成熟技术加紧推进“穿透型制空飞机”研发,试图在2030年前推出一款过渡机型填补五代机和六代机之间的能力空隙。相关备选方案预计在今年6月完成。
引领六代机研发的依然是美国。虽然高超声速、定向能技术和武器开发尚无突破,但适配的新一代变循环发动机已经开始试车。去年,雷声公司公布了其自主设计的第六代战机最新概念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提出了新的“下一代空中主宰”概念方案(与2012年公布的方案类似)。
与此同时,俄军也在积极探索六代机概念,瞄准超隐身、超机动、高可控、高智能、高超声速能力的六代机研发取得新进展。俄罗斯六代机拟采用有人/无人机编队飞行的方式作战,一两架有人驾驶战机和二三十架搭载不同任务载荷的无人机协同。该原型机拟于2025年前完成首飞。
紧跟美俄,其他发达国家也在联合开发新一代空战系统上集体发力。4月初,德国媒体证实,德国与法国将携手推动研发一款“未来战斗机”,取代“阵风”和“台风”战斗机。该机是一种可组合有人驾驶和无人机两种飞行方式的双发双座隐身战机,计划今年6月完成发展路线图,于2030年至2040年服役。
轰炸机家族实力又精进
4月14日, 美英法三国联军对叙利亚发动了第一轮空袭打击,其中两架B-1B战略轰炸机发射了19枚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B-1B是美军唯一一型现役超声速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动于九天之上”,高效制敌于地,是军事强国投射国家意志、施加战略影响的首选工具,也是各国军队重点投资发展的航空武器。当前,各国围绕研用战略轰炸机展开的竞赛竞争也日趋激烈。
去年,美军B-1B轰炸机成功试射远程反舰导弹;B-2A轰炸机为配装新型数字化核武器和新型防区外武器做准备;B-52H轰炸机也传来换装新型发动机的消息。美军按照第六代作战平台“系统簇”解决方案和远程打击轰炸机项目的设计,着眼应对多源、广谱、不确定威胁和“打赢一场半战争”的需要,加速推进战略轰炸机的升级、改造和研制。美军希望,通过提升现役三型战略轰炸机实战能力和获取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全面提升空军在高对抗环境下的渗透、突防和远程打击能力,继续确保其空中优势。
目前,被美军称为“穿透型轰炸机”的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已经完成初始设计评审,进入制图研发阶段。设计要求,B-21将兼有核常打击能力,通过装备一体化电子侦察和对抗系统、拦截来袭导弹的自卫激光武器,大大提升隐身性能和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达到作战能力更强、生存能力更高、打击范围更广、武器配置更灵活的目的。作为美军21世纪首款新型轰炸机,B-21有望成为美军远程打击体系的中坚力量和“三位一体”威慑体系中最灵活最有效的终极武器。根据计划,2025年前后将有超过100架B-21列装,美军战略轰炸机家族的实力会大大精进,为美国在国际军备竞赛中创造更多的博弈选项。
俄罗斯继续在国际制裁延长和国内经济复苏缓慢的双重困境中艰难前行。在2017年度国防预算缩水25%,还要维持叙利亚作战高额开支的大背景下,俄军战略轰炸机项目依然得到支持并取得了进展:图-160升级改进型图-160M2于今年1月首飞成功,预计2021年量产并交付部队;在研的“未来远程航空兵系统”PAK-DA已完成了全尺寸和缩比模型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评审,计划于2026年前后首飞,2029年前后投产。
PAK-DA可携载高超声速武器和人工智能弹药,“能从俄本土出发精确打击全球任意地点”,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隐身性能好、突防能力强等优点。核常一体、全天候作战的PAK-DA是美军B-21的有力竞争者。
机载武器多型谱齐头并进
机载武器堪称空军的“长臂铁拳”,对空对地对海精确毁伤,代表了空军的打击威力。
当前,空空导弹发展凸显各国对小型化和远射程追求。为瞄准现代空战需要,突出远射程、超敏捷、多挂载等特点,美国空军启动了“小型先进能力导弹”项目,重点研发小型、轻质空空导弹,计划于2030年前后列装。日本与英国共同开发的“联合新型空空导弹”,融合欧洲“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和日本AAM-4空空导弹技术,目标是适配F-35A战斗机。印度拟交付首批50枚“阿斯特拉”MkⅠ超视距空空导弹后,继续研制射程远达100千米的“阿斯特拉”MkⅡ导弹。
强调远程慑战能力的同时,低成本新型空地导弹也是各国机载武器的研发方向。其中,美国空军正在招标的“灰狼”低成本远程亚声速空地导弹,主要用于网络化协同打击敌一体化防空系统。法国正在研发低成本新型模块化空地导弹,该导弹可根据不同任务调整组件,提升实战能力的同时又能保障其灵活性。
机载激光和电磁脉冲等新概念武器也是竞争激烈的领域。美国空军的“自防护高能激光演示器”先进技术演示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标志着防御型机载激光系统正逐步走向成熟。此外,雷声公司已经向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交付两套高功率微波导弹战斗部,使高功率微波导弹接近实用。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发布的一次国情咨文中,披露了俄军在激光武器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普京称,多型号激光武器已装备部队,拟用于反导和反卫星作战。这些新技术新武器新装备的运用,或将改变未来作战样式。
将无人航空系统“进行到底”
眼下,被无人系统主宰的未来战场是最热门的话题,“忠诚僚机”“蜂群作战”、编组作战等最新作战理论中从来不缺少无人机的身影。主流观点认为:无人机通过结合分布式航空和分布式计算获取强大实战能力,将为其在未来空战场赢得重要一席。
近年,美军大力发展有人/无人战机协同作战概念,其中F-16扮演的“忠诚僚机”编组演示实验实现了无人机“僚机”与长机自主编队飞行和对地打击。美军新推出的“鲭鲨”及“女战神”两型无人机也将作为“忠诚僚机”于今年进行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试飞实验。以“小精灵”项目为代表,新式无人机已经获得了进行全尺寸技术验证的新合同。DARPA去年推出“飞行导弹挂架”概念,可实现在F-16和F/A-18战斗机机翼下方挂载低成本小型无人机。该项目计划在今年进行开发试验。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美国空军的机密项目RQ-170改进型隐身无人机。以X-37B为代表的美空天作战无人机,在第五次任务中首次利用“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对携带的微型卫星、复杂电子系统等任务载荷进行实验。据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R-72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也在稳步开展实验。
俄罗斯则在强力推进卡-226T多用途无人驾驶直升机和“渡鸦”777-1垂直起降攻击型无人机等项目。其中“渡鸦”777-1将首次具备电子战和火力攻击能力,计划在今年或明年交付使用。作为空天信息的重要源头之一,长航时信息支持无人机的发展也得到了俄罗斯的重视。俄罗斯空天军的5吨级“牵牛星”长航时无人机已准备进行样机试飞。在2017年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自主研制的“猎户座”-EN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首次亮相。该机可遂行航空侦察和信息保障任务,能为火力单元提供地形侦察、目标指示和毁伤评估等支持。
欧洲联合军备合作组织的“欧洲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项目也完成了作战性能、先进技术需求、未来系统设计及研发生产规划等概念研究。该项目拟于今年开始研制,2023年初首飞,2025年开始交付,遂行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等任务。
(作者杨宇杰 张慧军 刘 丹 单位:空军研究院)
编辑:秦云
关键词:战斗机 轰炸机 武器装备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