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破除距离产生的虚幻“美感”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遥远的事物,总给人增加美好的想象。比如我们会怀念童年,虽然现在的生活比那时好很多。再如我们会羡慕国外,虽然国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医疗也是一样,一谈及国外,有些人言必称技术先进、环境优雅。一谈及国内,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不少发达国家,公立医院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是免费医疗不意味着想看病就能看。
首先,门诊和住院预约等待时间很长。法国的公立医院常年人满为患,非急诊病号挂号排队等上几个月才能看病的例子可谓家常便饭,急诊部门更是病号满满,新闻里隔三差五播报病患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因未能及时接受治疗而去世的案例。
私立医院虽然看病快、服务好,但是收费很高。之前就有国内网友在网上吐槽,10年前自己家亲戚在美国摔断了腿,打个石膏花了10余万美元,这还是医保齐全的情况下医保报销以后的费用,如果没有医疗保险更是连病都生不起,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多数欧美国家看病前要预约,时间短则几周长达1年甚至更久。即使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医疗经费也是有限的,患者看病也必须计划着来、计划着治。从正面看,公立医院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私立医院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相互补充。从反面看,公立医院看病难,私立医院看病贵,患者的利益仍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我曾到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简称特多)工作半年。在社会保障方面,特多是个福利国家,采用英国模式,公立医院实行免费医疗。我亲历到的医疗问题和欧美国家大同小异。比如有一名女性患者因为头痛看病,预约核磁用掉1年时间,再预约看病又用掉1年时间。第二次看病的时候头痛早就缓解了?;褂幸晃荒行曰颊咭蛭吠纯床?,诊断为脑膜瘤,预约住院用了1年,就在手术前夕因为肿瘤增大死亡了。一个可治之病等成了绝症。
在我工作的北京天坛医院,来看病的人当天就能看上,医疗花费也少得多。事实上,出国或侨居国外的人,近年来坐飞机到国内看病的越来越多。
《柳叶刀》杂志此前刊文肯定中国大病保险制度,肯定其在减少因病致贫方面的重要作用,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万人次受益。
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天会更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看病 医疗 距离 破除 虚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