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五一口号”与中国致公党实现历史性转变
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这次大会一致决议致公党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次大会是中国致公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5月5日,陈其尤等12位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联合声明,并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响应“五一口号”。
6月9日,中国致公党又单独以党派名义在《华商报》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以下简称《六九宣言》),宣布响应并实践“五一口号”?!拔逡豢诤拧焙汀读判浴芳ち酥泄鹿呈迪窒蛐旅裰髦饕宓淖洹?/p>
中国致公党发表《六九宣言》
《六九宣言》在致公党的历史上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它是见证致公党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重要文献,也是向全党发布的“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和战斗檄文?!读判浴繁泶锪酥鹿臣嵝拧啊逡弧耪僖欢芄槐涑删咛宓男卸?,最后一定可以战胜敌人,结束这个残存的中国历史上算是最后一个的封建奴隶统治”。
致公党在12位民主党派领导人“五五”联名通电后,即“函电本党海内外,美洲、南洋各地党部,切实研究这个重要号召的意义,展开广泛的讨论”,统一全党的认识。随即在《六九宣言》中,致公党以鲜明的态度支持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这是《六九宣言》的内核,阐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致公主张”。表现在:(1)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前提是结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澳暇┕竦撤炊墒俏拮矢癫渭印薄案锩敕锤锩衙飨缘鼗治礁稣笥?;人民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观望”“坚决地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历史决定了独裁者将要走进自己的坟墓,人民必然获得解放和翻身,新中国已经胎动,将在旧中国的崩溃过程中建立起来!”(2)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通过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在“集思广益,相互研讨底下产生一个完整的共同政治纲领”,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主联合政府。《六九宣言》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认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共同纲领”主张,而且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研讨”、相互同意的“一个完整的共同政治纲领”。(3)认同中国共产党在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的领导地位?!爸泄苍谥泄锩杩喽て诙氛?,贡献最大而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这是《六九宣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文字。
不难看出《六九宣言》中表达的“致公主张”在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观察和判断,对中共提出的革命任务和目标认同以及对中共在革命中领导地位的确认这一系列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较之一年前发布的《中国致公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政纲在内涵上大不一样,展示出致公党作为一个政党,在历史转折点上的时代感应、政党的责任和担当。
致公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具体过程,在各民主党派中有它一定的代表性。历史上各民主党派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同致公党所经历过的那样,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也同样以响应“五一口号”为标志,从实际行动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行动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关系是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拐奖⒑?,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大多数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与中共有了很多相同或相近的主张,赞成联共抗日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和一党专制??拐绞だ螅髅裰鞯撑稍谧陨淼恼问导猩羁倘鲜兜街泄挥凶咝旅裰髦饕甯锩牡缆凡庞谐雎?。不过那时的民主党派对中共的态度基本上是“密切合作”的友党给予支持和拥护。194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顺应潮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公开宣告站在人民一边,与中共一道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说明民主党派在实际行动上已经接受中共领导。
1949年1月22日,应中共之邀陆续进入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其他民主人士55人在沈阳联名发表《对时局意见》中明确表示,“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刚刚虎口脱险的张澜、罗隆基、史良以及陈铭枢等发表声明,声明在欢呼人民革命及胜利的同时再次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而中国各民主党派所共同参加的人民革命”。到了《共同纲领》制定,民主党派最终从建国纲领上确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当然,这一过程也包括民主党派自身的不断进步。各民主党派成立之初的基本政治纲领是反帝、爱国、要求民主,这正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纲领。这就决定它们从创建开始就有可能与中共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成为中共的合作者和同盟者的内因。加以各民主党派由于自身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要想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然向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寻求支持。因此,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和统战工作下,民主党派从客观上配合到主观意识上支持,然后从实际行动到思想认识上自觉接受中共的领导,这是一个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客观形成的历史过程,是由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它既是民主党派不断追求真理、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表现,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渊源。了解这一过程,无疑有助于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坚定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一口号”的历史启示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纷起响应,巩固和扩大了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功实践的一个新起点,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的新篇章。
同年6月9日,中国致公党发表了《六九宣言》,积极响应并实践“五一口号”。重温《六九宣言》中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召开新政协、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中的领导地位的表述和认识,这是整篇宣言中光彩夺目的亮点。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正因为致公党老一辈作出了这一严肃的选择,从此致公党在中共的帮助和指导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致公党人常说的“有为才有位”这句话,应当说是对老一辈历史功绩的概括。对于今天的致公党的后人而言,当年,正因为有了老一辈和中国共产党共同开创的多党合作事业,极大地推进了民主党派的发展与壮大,为致公党能够有所作为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
在《六九宣言》中致公党以鲜明的态度,摒弃中间道路,完全倒向革命一边,为致公党后人树立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光辉榜样。它充分反映了致公党老一辈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拐点上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勇敢地承担起的历史重任,率领全党实现向新民主主义的重要转变。从此,致公党伴随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新政协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一步一个脚印跨入人民共和国崭新的时代。这一转变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轨迹的典型展示。这是一条历史的必由之路。
7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致公党的后人纪念“五一口号”和《六九宣言》,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致力为公、爱国革命的精神,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发展的正确方向,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断跟上历史的步伐,使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要不忘合作初心,把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承接过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道路的自觉性。要开创伟业,在中共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凝聚政治共识,做出助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共 致公党 领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