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月亮之国”的驱魔人——记非洲抗疟战场上的广东团队
新华社广州4月25日电题:“月亮之国”的驱魔人——记非洲抗疟战场上的广东团队
新华社记者徐金鹏、肖思思、文浩、丁乐
疟疾跟艾滋病、结核一起,被称为人类三大传染病杀手。眼下,非洲国家仍然是全球疟疾防治的“主战场”。
曾遭疟疾肆虐的非洲“月亮之国”科摩罗,迎来了中国广东的一支“抗疟团队”,他们默默无闻,在科研一线与疟疾“死磕”,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却毫无怨言;他们在中医理论启发下,运用全新的抗疟策略帮助科摩罗迅速驱逐了疟疾这个“魔鬼”,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科摩罗,总统为什么带头服药?国际抗疟通用做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等理论,为什么能够在这里发挥作用?……在世界防治疟疾日前夕,新华社记者探访“月亮之国”科摩罗寻找答案。
命运共同体:“月亮之国”来了中国“驱魔人”
根据联合国资料,国名取自阿拉伯语“月亮”的岛国科摩罗,是目前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口约为80万。
在当地人眼里,疟疾曾是“带来哭喊尖叫的瘟鬼”。55岁的科摩罗昂儒昂岛居民那苏对14岁时的一次患病经历记忆犹新。“忽冷忽热,耳鸣打颤,家里花了很多钱才治好?!蹦撬账?,在以往,科摩罗5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患疟疾,有不少人也因为患疟疾而死亡?!耙郧坝星娜思乙绰蛭谜?,要么每晚买蚊香,这不是一笔小钱。我们家以前每晚都要为买不买蚊香犯愁。”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2016年,在91个国家发生2.16亿个疟疾病例,全球疟疾死亡总数达44.5万人。非洲区域仍占全世界疟疾病例和死亡总数的约90%。
“疟疾在每一个科摩罗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因为疟疾的致死率高?!笨颇β尬郎芫志殖ぐ⒉及涂ǘ诮邮苄禄缂钦咦ǚ檬彼?,中科两国合作抗疟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中国专家赶走了‘病魔’,他们的抗疟策略十分迅速和有效。”
阿布巴卡尔所说的“中国专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宋健平和他们的团队成员。他们前赴后继,踏上抗击疟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公司联合组织的“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先后于2007年、2012年和2013年在科摩罗所属的莫埃利岛(3.7万人)、昂儒昂岛(32万人)和大科摩罗岛(40万人)实施,超过220万人次参与。
2014年,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疟疾发病减少为2142例,比2006年项目实施之前下降98%。李国桥、宋健平等人也因此被授予该国“总统奖章”。
从“灭蚊大战”到“全民治疗”:中医“整体观”创新抗疟思路
帮助科摩罗短时间内实现了从疟疾高度流行区向疟疾低度流行区的转变,结束了困扰多年的疟疾流行问题——很多人好奇,中国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这还要从小小的蚊子说起。疟疾,中国人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通过蚊媒传播所引起的疾病。
“防蚊灭蚊,防不胜防。抗疟不能走以前的老路。”作为长期研究疟疾的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青蒿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桥说,过去人们对疟疾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防蚊灭蚊阻断传播途径,但这种方式收效慢、效果有限。
他的学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宋健平教授说,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有广泛喷洒药剂、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筛查疟原虫阳性病人、间歇性干预等措施防控疟疾。这些都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条件和能力基础上。
“然而,这并不符合科摩罗等非洲国家的实际。我们走访发现,非洲很多居民的住地连墙都没有,四面通风,一些热带地区高温炎热,挂不了蚊帐;还有一些疟疾高发区交通不便,例如在多哥,很多村民得不到及时救治,也因为经济原因看不起病?!?/p>
基于上述原因,李国桥团队调整了防蚊灭蚊这一防治思路,提出青蒿素复方快速灭源除疟的方法,即通过全民服用青蒿素复方,消灭人群体内的疟原虫,从而消灭疟疾源头的办法。
“说白了,我们就是在与蚊子的寿命赛跑?!崩罟沤淌谒担绻窳礁鲈路酱我┑幕?,可以让人体内60天没有疟原虫,而蚊子的寿命大约1个月,等到上一批携带疟原虫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携带疟原虫,依此,问题迎刃而解。
中医讲求“整体观”“辨证施治”,“辨证施治”也即通过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制定科摩罗的抗疟策略时,李国桥从中医理论中获得启发,因地制宜,确定“首先控制传染源、再控制传播媒介”的策略。因为科摩罗是岛国,与外界相对隔绝,人口流动导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少,“全民治疗”能够取得成功。
“全民治疗”,意味着没有疟疾症状的人(其中多数是疟原虫携带者)也要服药,如何说服科摩罗人接受这个观点呢?
2007年在莫埃利岛的“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时任科摩罗总统桑比和时任科摩罗副总统伊吉利卢亲自做动员讲话,并带头服药。2012年,时任科摩罗总统伊吉利卢在昂儒昂岛“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也带头服药。在总统的示范下,科摩罗卫生部长、宗教长老等有声望的人都带头服药,观望中的居民也都开始配合服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民治疗”后,2014年和2015年,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先后清除了疟疾(无本岛感染病例)。
与疟疾“死磕”:一代又一代的接力
今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栋幽静的教学楼实验室里,李国桥团队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一代的药物。
在实验室内,存放着数万份含有疟原虫的血液样本,别人唯恐避之不及,李国桥却亲密接触过。在多年前,为了研究有效的抗疟办法,他曾两次将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注入自己体内。
如今牛津大学的医学教科书,仍记载着当年李国桥和同事以身试“法”的数据和研究。
50多年来,从中国的海南、云南,到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印尼,再到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不少有疟疾的地方,都留下了李国桥团队的身影。
和疟疾的抗争,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李国桥、宋健平、宋健平的学生邓长生等,前赴后继来到了非洲。在工作高峰期,这个团队有14个人驻守科摩罗。
触目惊心的贫穷与糟糕的卫生条件,让他们记忆犹新。“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里面是黄色的‘糊糊’,这是不少当地家庭一两天的粮食。”宋健平说。
团队的工作、生活也极其不便。80后博士邓长生说,他们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几乎都患过登革热等传染病。因为蔬菜短缺,他们种过丝瓜、苦瓜和菜心。研究数据必须带到科摩罗首都去才有条件处理,一天只有8个小时有电,拨号半个小时才能上网,20K的文档,经常发很久也没发出去。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点一滴完成的……
坚持,是对坚守者的褒奖。消灭一种传染病,是广东这支团队的不懈追求。
宋健平说:“父亲是乡村医生,我从小跟父亲拔草药,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来到非洲,帮助非洲对抗疟疾。如果疟疾消灭了,我还会将目标转向其他传染病领域?!?/p>
“常常有人问,教授您年纪大了,为何还对非洲的疟疾问题放不下?”现年82岁的李国桥说,“全球疟疾形势仍然严峻,疟疾仍然是非洲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我曾经看到海南岛消灭了疟疾,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帮助和看到非洲消灭疟疾,这是我的毕生理想和追求?!?/p>
编辑:秦云
关键词:月亮之国 疟疾 广东团队 非洲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