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90后加入“离婚大军”未必是消极表现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一份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出炉。当不少80后还在与“剩男剩女”的标签抗争时,第一批90后已经加入了离婚大军。他们中的有些人蜜月带上婆婆,没度完就吵着要离婚;“摇一摇”摇出女友,结婚快离婚也快;为谁洗碗,谁做家务等小事频繁争吵。(4月23日《人民日报》)
这让笔者想起了去年曾在网络红遍一时的90后标签“佛系青年”,是形容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方式。2017年12月11日,一向善于售卖概念的微信公号“新世相”发布《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文章开篇便是“手里的保温杯水温未凉,办公室的90后已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宣布成佛了?!彼婧蟛簧偻迅馗锤刑荆诔鞘兄谐ご蟮?0后似乎对于物质的得失没有他们的前辈那样敏感。伴随着“佛系青年”一词在网上广为流传,90后“无欲无求”的群体形象深深烙印在社会中。
90后真的是“佛系青年”吗?从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这份数据来看,在90后已婚群体中,婚后2年至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更有甚者称,七年之痒变三年已成为90后婚姻的发展趋势。夫妻离婚时的一个普遍理由是感情不和,包括性格不合、三观不合。这个结果在网络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网友认为90后的婚姻格外脆弱浮躁,他们离婚大都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也有网友认为,婚姻的本质就是结盟——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险。因此,两人一定要很相爱,才值得结婚?;褂胁簧倜教逵谩妒Я?3天》的一句台词形容当下90后与他们父母一辈不同的婚恋观,“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p>
其实离婚者不乏90后,但还有更多的其他年龄的人群。至于为什么“第一批90后加入离婚大军”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与此前的“90后佛系青年”一样都是在售卖焦虑,是将少数人的事情夸大成整个群体的普遍现象。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发展必然会有差距,我们对“第一批90后加入离婚大军”震惊不已,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很多人一直把90后一代当小孩,其实他们已经长大,成熟,健稳地走向推动社会发展的舞台,接受时代的洗礼与公众的检阅。他们与80后、70后一样都要直面步入社会、职场晋升、组建家庭等等基本问题。没有谁一开始就能迅速成功地适应角色转换,当满怀梦想步入社会却迟迟未能实现,当刚刚成家无法妥善处理家庭关系时,这些压力与问题的背后,是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的痛点。90后也一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需要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社会舆论的指责。每一代人的成长都面临婚姻、家庭等问题,而每一个群体也都会有解决困难的途径。
回到话题本身,笔者不否认恋爱与婚姻需要且行且珍惜,但离婚也不代表婚姻脆弱,更不能因此用“轻率”二字形容90后面对婚姻的态度。评论90后离婚一事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90后的婚姻会呈现出“脆弱的假象”?首先,婚恋观念的形成与原生家庭紧密联系。以独生子女为主力军的90后群体,成长于物质丰富、备受关爱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他们的眼界更高、思想开放。再加之,婚姻是人生大事。很多父母更愿意将自己的婚姻模式传输给下一代,期望孩子能拥有安稳的家庭。很明显,生活在时代巨变节点中的90后自我意识更强,人生追求品质,他们的观念已不是“养家糊口吃饱穿暖,将就地过日子”所能满足的。
从这一角度看,“离婚”未必就是消极的表现,它也可能是90后渴望靠着自己的力量改变、终结婚姻里的伤痛与遗憾,更自由地追求个人幸福的体现。而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点指引、信任与尊重。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相信90后也一定会挑起担当,解决好婚姻与家庭中的种种问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婚姻 离婚 加入 消极 表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