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花式标题”不该套在名家经典头上
23日是“世界阅读日”,记者发现,如今不少大师的经典作品套上了“花式”标题,像《时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远》《笙歌唱,阑珊处孤独向晚》《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爱情》……这些标题乍一看很像网络上经常读到的“晋江体”言情小说,但是,这其实分别是著名文学大师朱自清、徐志摩、周作人的作品集。(4月24日《齐鲁晚报》)
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给一些文学大师的作品书籍封面上印上长长的花式标题,已经不是新鲜事。除了以上看似言情小说的标题之外,还有很多名人作品也套上了“花式标题”。诸如沈从文的小说散文集封面标题是《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胡适、鲁迅的名家精品文集标题分别是《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贾平凹、史铁生等人的经典散文集取名为《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诚然,阅读市场在发生变化,人们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喜欢标新立异的东西,喜欢一些带有新潮、前卫气息的东西,“晋江体”“鸡汤体”似乎更能够刺激他们的阅读兴趣。面对阅读市场越来越不景气的现实,出版商故意给名人著作在标题上换上一套包装,看上去无可厚非,但是后果与隐患却是不容忽略的。
一则,名人著作尤其是文学大师的著作,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们那个时代的气息与印记,其著作是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描写与感悟,是对那个时代的评说、鞭挞甚至控诉。那个时代的环境,那个时代的景物,那个时代的情感,那个时代的感受,怎么能用“晋江体”“鸡汤体”等网络语言色彩浓重的标题来体现?将具有当代色彩的标题嫁接在反映过往时代的内容上面,很明显是不伦不类。这样的标题,对青少年极易形成误导,极易混淆时代背景,造成时序上的错觉。
二则,阅读市场的萧条,购书欲望的降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焦虑的原因,有网络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冲击,有许多人过度依赖手机而忽略阅读纸质书籍的大环境影响,等等。所以要激活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带动书籍市场,必须对症下药,不能指望给名著起一个花里胡哨的标题。
面对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作为起着文化引导作用的出版部门,本该冷静地坚守文化阵地,以精致、精心、精妙的态度,出版文化精品,以精品带动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扭转目前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可是,出版部门自己也“浮躁”起来,自己也“急功近利”起来,那么,文化引导作用如何体现?自己都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如何坚守阵地?
三则,花式标题会对本来热爱名著的受众产生误导。面对花式标题,他们会误认为这本书不过是肤浅的言情小说或者鸡汤美文,阅读欲望会大打折扣。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说是有人将《红楼梦》标题改成了《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水浒传》改成了《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以前认为这不过是笑谈,但是在“花式标题”横行的语境之下,谁能保证这种笑谈不会变成现实?当一名喜欢名著《红楼梦》的读者,走进书店想买一本《红楼梦》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一本标题为《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故事里的男人将作出怎样痛彻心扉的抉择》,他会想到这是名著《红楼梦》吗?他还会掏钱购买吗?
从这个角度说,花式标题其实是个双刃剑,说不定会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标题 阅读 时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