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乡村发展的“领头雁”是如何炼成的?——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南昌4月24日电 题:乡村发展的“领头雁”是如何炼成的?——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刘健、李兴文、沈洋
山下的春茶已经采完了,山上的茶叶才刚刚冒出新芽。
江西武宁县太平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茶叶基地,是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海拔最高的教学实践基地之一,一场有机茶种植的现场教学前不久在这里举办。
为破解“地谁来种,村谁来建,农民谁来带”的问题,江西2011年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由财政出资招收农村优秀青年深造,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培养乡村发展带头人。
江西省委农工部数据显示,7年来,这项工程共招收近5万名学员,确保全省1.7万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1名,2.6万名毕业学员中40%当选村“两委”干部,42.5%在农村创新创业,为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离乡土工学结合,教学突出实用技能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杨寅桂博士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题讲座,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2018级新学员大开眼界。
“休闲农业如何与乡村旅游融合,要注意哪些问题?”学员汪灵敏说,听了杨博士的讲座,大家对各自村里能否搞乡村旅游、怎么搞好乡村旅游有了思路。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教学由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承担,根据学员特点,两所学校共同探索了“不离乡土、不误农时,工学结合、因需施教”的教学模式,集中面授和在家自学相结合。
“与学历教育不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以培训实用技能为主?!苯髋┮荡笱У澄榧腔坡飞?学校联系当前农村工作重点,结合学员所在市县实际,开发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吻合的实用课程,围绕学员工作所需、应用所缺的知识开展教学。
翻看学员的课程表,记者发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土地流转确权、农产品食品安全、休闲观光农业等课程。
“依托覆盖全省的三级网络,让学员不出县城就能完成学业。”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宪宁说,由各个县的电大工作站来承担具体教学任务,聘请当地农技专家授课,更贴近实际需要。
忙时务农,闲时上课。两所学校都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既不耽误农时,也便于因需施教。
学员带着问题来上课,收获答案回去。会昌县庄埠乡禾坪下村学员胡柳艳以前种植食用菌,不是品相不好,就是个头不大。集中面授时,她带着这些问题求教江西农大食用菌专家,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如今产品走俏市场。
为提高学员动手能力,江西省财政出资800万元,在全省设立110个教学实践基地,涵盖设施农业、种养合作社、新农村建设点和农家乐等。市、县电大工作站又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各自的教学实践基地。
实用、生动、有趣,实践课往往更受学员欢迎。位于上饶县皂头镇的三鼎实业有限公司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教学实践基地,这个现代农业企业集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精准扶贫、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
“这个实践基地的特点是类型齐全,乡村发展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有相应案例。”上饶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柳雪芳说,在公司董事长蔡福伟带动下,公司所在的皂头镇三联村由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网红村,学员来了后很受启发。
教得好更要用得好,留得住还要带得动
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学员于明泽种了1000多亩山药,他正寻求江西农大教授的技术支持,开发山药米粉、饼干等产品,延伸产业链。于明泽说,在江西农大的学习,让他更加坚定地扎根农村,把山药产业做大。
目前,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已经进入培养和毕业学员使用并重的新阶段。江西省委农工部和两所高校不断加强学员毕业后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帮助毕业学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底,在武宁县电大工作站支持下,28名学员众筹成立了武宁县乡村大学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展销推广学员企业生产的农副产品。走进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展销中心,笋干、香菇、茶叶、蜂蜜、银鱼、红豆杉酒……武宁的优质土特产品琳琅满目,便于外地游客“一站式”购买武宁土特产。
“以前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武宁县乡村大学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熊胡喜说,现在大家抱团发展,共同做大武宁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从而实现多赢。
江西农大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科学研究与学员产业相结合,对接学员生产实际,组织专家教授下到乡村田间,为毕业学员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跟踪指导学员创新创业。
乐平市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在全省率先成立,把分散在各个村庄的历届学员聚拢在一起,帮助更多学员在农村寻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真正留在农村。
乐平市电大工作站“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班主任江峻介绍,协会成立不久就启动了示范基地建设,61名学员接手了一个数百亩的橘园项目,真刀真枪示范引领学员创新创业。
之前,这个橘园的橘子主要走批发市场,每500克售价仅0.8元。被协会接手后,嫁接了文化和旅游元素,通过采摘销售,价格飙升到8元。这让前橘园老板、现橘园技术主管杜法增很意外。
“我们还注册了‘汲水农耕’商标,供所有会员共同使用,提升乐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崩制绞邢绱宕笱葱麓匆敌峄岢の呵锵闼怠?/p>
目前,江西已成立43个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促进学员之间互通有无、资源整合、抱团发展,为学员搭建创业干事平台,帮扶他们在农村创业就业。
在创新创业协会和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学员不仅留得住,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新余市学员陈小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附近农民种植麒麟西瓜,面积达5万余亩,产值达4亿多元,户均增收5万元,带动就业人员近1万人。
鹰潭市学员刘志发组建水稻专业合作社,社员达832人,辐射带动8000多户。上饶市广丰区排山镇牌门村学员林华,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带领200户村民种植马家柚,年产量达9万公斤,实现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
据统计,江西42.5%的毕业学员实现创业致富,其中310人成立农民合作社,620人成为致富带头人。
补齐人才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2020年实现平均每个行政村有4名左右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痹苣?不久前公布的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对这项工程成效的充分肯定。
实际上,江西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江西总共1.7万个行政村,原本计划达到一村一名的目标这项工程就结束了,是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促使这项工作持续开展。
——农村基层组织的“顶梁柱”。永新县龙源口镇秋溪村村支书李卫平选读公共管理专业,接触到基层党建的先进经验、乡村治理的现代理念。毕业后,李卫平发挥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把昔日的“龙源口大捷”发生地建成马路宽敞、别墅成排的美丽乡村……
各地积极推荐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优秀学员进入村级领导班子。目前,毕业学员中40%当选村“两委”干部。江西省委农工部部长毛祖逊说,接下来将确保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农民大学生,他们爱农、懂农、务农,将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天气转暖,基地蓝莓长势喜人。靖安县学员张和波的有机蓝莓产业项目,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引导44户贫困群众以土地入股,解决了30户贫困户就业,每户收入达1万元。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兴国县50名学员结对帮扶贫困户563户2056人,走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江西省委农工部介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已为江西2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培养13478名农村优秀人才,为2900个贫困村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现代农业的“践行者”。定南县岭北镇兰州村树林一角,鸡鸣声不断,散养的土鸡在林间悠闲觅食。这是学员李良华的土鸡养殖基地,运用电子商务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云直播实现土鸡养殖的全程可追溯。后来,他又借助互联网,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他的合作社被有关部门评为2016年全国“优秀合作社”。
学员汪艳霞从事种草养羊及有机肥加工,毕业后与中科院江西省分院等专家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投入200万元研发推广高品质羊种选育和高产牧草套种,产值达到1436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三农”人才。受访的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从人才培养着手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这些“领头雁”的带动下江西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学员 乡村 江西 工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