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靳诺:肩负起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使命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 靳诺
首都发展的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北京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与党和国家的使命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北京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对首都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进入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使命就是顺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历史长河来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历朝历代都为都城建设殚精竭虑。综观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如英国首都伦敦等,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首都新德里等,都经历或面临着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治理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信息时代,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尤其以首都和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的角力最为关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基于民族复兴的使命,放眼千年大计,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我们理解,政治中心是大国首都的根本和核心;文化中心是传承中华文明和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空间载体,为政治中心提供支撑;国际交往中心是大国首都的基本功能,也是国际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创新中心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国首都的经济支撑?!八母鲋行摹钡拇蠊锥脊δ芏ㄎ?,不仅为我国新时代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各国首都建设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向性、代表性。因此,首都发展必须牢记重大政治责任,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首善标准,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必须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发挥好引领、表率、示范作用。这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和要求。
首都发展的新方位
肩负首都发展的新使命,谋划建设中国特色大国首都,应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坐标系中认识和把握首都发展的新方位,应当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但也出现了人口功能过度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传统的超级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与中国特色大国首都的功能定位不相匹配,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长远目标不相匹配。这是新时代首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妥善处理好“都”和“城”的关系。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四个中心”的首都功能定位,必须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布局和推进“城”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大国首都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的各项工作必须将“四个服务”贯彻始终。要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支撑国家政务活动,为民族复兴创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全国文化中心的大文章。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发挥中枢作用。大国首都也必然是国际交往中心。伴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大国首都必将成为国际性政治中心。要前瞻性地谋划并加强国际交往中心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外交大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北京资源禀赋的优势所在,也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打造绿色、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都发展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当前,首都发展应当加快转型: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这是破解“大城市病”难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迫切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了“一核两翼”协同互动的良好局面?!耙缓恕笔锹男惺锥脊δ艿闹饕占湓靥?,由于密度过大,功能过多,影响到首都功能的发挥,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由于“过密”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域内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则是作为北京市域外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要坚定不移地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疏解功能谋发展,重点是疏解整治促提升。通过减量发展、腾笼换鸟、城市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在减量发展上,扎实抓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严格人口规模和建设规?!八亍?,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确保城乡建设用地负增长、中心城区规划建筑规模动态零增长,在“瘦身健体”中有效解决“大城市病”难题。在腾笼换鸟方面,坚定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在超大城市治理方面,加强环境治理,拆除违法建筑,消除城市安全隐患,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探索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推进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实现首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减量发展的背景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首都经济社会的活力,唯一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创新是北京的优势所在,必须把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在国家重大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设备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首都 北京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