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福建数字技术为农村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福州4月18日电 题:福建数字技术为农村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 孟昭丽、张逸之
记者在福建多地采访发现,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也为农村文化复兴注入了活力。
资料图
农村电商“带土货”出山
贫困户刘金青做梦也没有想到,两年前,在他眼中“最不起眼”的地瓜,居然成为脱贫致富的“第一桶金”。
刘金青的家乡南平市政和县铁山镇罗家地村海拔900多米,交通不便。2016年,在县城打工的刘金青回到家乡种地瓜。当年,他制作的700多斤地瓜干通过电商销售一空,收入近万元。
尝到甜头的刘金青2017年种了6亩多地瓜,制作地瓜干2400公斤,纯收入近5万元。
随着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曾经“藏在家中”、烂在田间枝头的农村“土货”,成为城里人竞相追逐的绿色有机食品。电商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成为农民创业和脱贫的重要手段。
丹桂、薏米、灵芝被誉为南平市浦城县的“新三宝”。浦城县官路乡神农薏米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种植基地2000余亩,社员110多人。合作社负责人陈翠花说,传统销售每年卖30多吨,开网店销售后,每年销售100吨以上。
村里人过上了“数字生活”
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灯光村,68岁的黄进国孤身一人住在村尾的老宅子里。
“老人一旦有什么状况,我们能第一时间赶来?!被平慕岫愿刹炕菩×匪?村里为五保户、低?;Ш土羰囟彝ザ甲吧狭肆ㄆ教ǖ闹悄芗嗫?。
2015年,灯光村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建起“智慧灯光”平台,除了安防监控,村务公开、实用信息、电视节目一应俱全。此外,村民们还能够通过平台扫码借用公共自行车、买卖土特产、进行健康监测等。
网上办事、远程医疗、智能监控……数字技术搭建起了智慧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让农民过上了现代化的“数字生活”。
水管漏水了,有智能水表监控;一旦发生火灾,智能烟感系统便会第一时间报警……在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智能水表、智能烟感器等智能设备走进了村民家庭。
“如果电表欠费,手机上会收到通知;如果家里煤气漏了,人不在家也能马上知道。现在的数字技术让我们过上了智慧生活,真的很便利?!贝迕裎堂羲?。
数字引领乡村“文艺复兴”
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位于闽东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和大多数宁静的小山村不一样的是,龙潭村到处是翻修房屋的忙碌景象。
两年前,当地开始尝试用文化创意产业复兴日渐衰败的古村落。项目负责人林正碌将古村落房屋重新装修设计,修缮后的房子对外出租,目前已有50座旧房屋被认领。
32岁的曾伟是江西吉安人,一年前来到龙潭,将认领的一座老屋改成了书店和茶馆,另一座改造成民宿和咖啡屋。
“现在有了互联网、电商和物流,画家、作家、设计师来农村生活和工作,和在城里没什么两样,而且还能亲近大自然。”曾伟说。
随着几十名“新村民”陆续入住,村里人气渐旺,小学也重新办了起来。
林正碌曾经多年在上海等地从事艺术公益教学。自2014年来到屏南,他开始教农民画油画,并在微信上出售。
随着屏南文化旅游声名鹊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慕名而来。2017年,上万名“画友”到各村落体验,全县开起了60多家农民画廊和30多家文创民宿。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聚集人气,而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能创造条件,让城里人流向乡村。”屏南县社科联主席张峥嵘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数字 技术 农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