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已经显见的是,由气候变暖引发的暴雨、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你感受到了吗?随着全球气温逐年攀升,由气候变暖引发的风雹、干旱、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愈加频繁,全球各地都面临严峻的气候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独镀な椤分赋?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表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01年至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51年至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并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2017年,中国属于异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气温接近20世纪初以来的最高值。
综观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成定局。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原因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呢?
“气候变暖是一个大科学问题,一般可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原因包括太阳、火山等活动变化,以及气候系统内部变化,譬如厄尔尼诺事件等;人为原因则是人类燃烧化石原料以及毁林等活动,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气溶胶变化,所有这些复杂因素构成了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惫移蛑行钠虮浠紫けㄔ彼镉彼怠?/p>
值得关注的是,1961年至2017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北方沙尘天数明显呈减少趋势;中国气候风险总体呈升高趋势,且阶段性变化较为明显: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气候风险低,90年代初以来气候风险高,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明显增强。2017年,我国高温风险高,雨涝风险一般,台风风险较低,干旱和低温冰冻风险低,全国综合气候风险指数为5.0,属一般等级。
刚刚过去的冬天还让大家记忆犹新,天气在极冷、极暖中“任性”切换,无时不在考验人们的忍受力。明明在寒潮天气里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何数据却显示极端低温事件减少了呢?
“就人体感知而言,在变暖背景下,一次极端冷事件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譬如去年的寒潮,若要把它放在历史同期相比较,强度和频率其实都比往年要弱?!彼镉备嫠呔萌毡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不论是气候模式还是观测结果都能清楚看到极端暖事件的增加、冷事件的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冷事件不会出现,只是它的发生强度和频率有所减少。
可以显见,由气候变暖引发的暴雨、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多。2017年,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比较突出,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8%;就在不久前,北京刚刚结束145天无有效降水天数的历史最长纪录。今年3月,全国共有38个气象观测站点发生极端连续无降水天数事件……
孙颖介绍,对于气温来说,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由温室效应导致的整个平均气温发生向暖状态偏移,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极端暖事件的增加。同时,在极端强降水方面,主要由水汽增加引起,受环流影响很少,这其中的成因机理仍需要做更多研究。而从气候模式预示来看,未来我国降水的整体趋势还会增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气候 事件 极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