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质量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核心阅读
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在迈向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应把质量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强国,这不仅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质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质量强国需要体制、机制、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文化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质量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世界上一些制造强国、品牌大国,同时也是质量强国,背后与其质量文化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德国制造业文化归根结底是质量文化,体现在德国人崇尚理性与科学、严谨务实、追求完美与极致的性格特点与工作作风上。同时,德国人崇尚创业,重视技术,青年男性大多愿意从事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干自己擅长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德国产品的质量。日本是质量强国,是长寿企业大国。100年以上企业有25321家,1000年以上企业有21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故宫等伟大工程,堪称世界工程史上的质量奇迹。令世人惊叹的青铜器、瓷器、丝绸、茶叶等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制造的名片,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对工艺、质量之美的精神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类能工巧匠人才辈出,涌现了像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以及庖丁解牛、铁杵成针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逐渐积淀并形成的厚德、重义、守信以及对待事业的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是我们今天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思想宝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靠“工匠精神”成就了“两弹一星”等事业,我们的前辈们勒紧裤腰带,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底子上构建出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质量文化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一些行业和企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成果。如,中国航天的“质量是生命、质量是责任、质量是财富”质量文化;大庆油田的“好字当头、质量第一”质量文化;海尔的“质量不打折、服务不打折、信誉不打折”质量文化;华为的“零缺陷”等质量文化深入人心。在中国特色质量文化的推动和支撑下,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也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着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质量强国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虽然我国已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我国产品质量工作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必须把质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树立规则意识。游戏讲规则,比赛讲守则,市场经济讲契约。具体到企业质量工作上就是要合法、合规、合标。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是建立在一套标准、流程、规范之上的,要确保产品质量,必须敬畏法律、遵守规则、崇尚标准,否则就会乱象丛生。企业产品质量来不得半点虚假、半点马虎、半点变通,在生产过程中,若操作上差之一毫,使用上就可能失之千里,从而给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生命危害。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规范业务行为标准,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在企业内倡导全体员工尊崇标准、遵守标准的意识,将标准落实在具体的日常管理之中,加工操作的每个环节和部件上,使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达标合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强化诚信作用?!叭宋扌哦涣?,企无信而不振,国无信而不兴?!敝柿康谋澈笤毯殴袼匮?,透射的是道德品质及价值观念。在德国,人们谈到质量问题时认为:“任何产品都是由人生产出来的,因此,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痹谌毡?,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建设质量强国,离不开质量诚信的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质量诚信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使诚实守信的质量道德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企业是建设质量强国的主体,是践行质量诚信的主体。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诚信经营理念,把企业的质量诚信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信赖和推崇。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奖励、鼓励、传播,对质量失信的企业打入“黑名单”并向全社会曝光,使失信行为无立足之地。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弘扬工匠精神目的在于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要弘扬敬业精神。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敬业乐群”“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弘扬精益精神。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要弘扬专注精神。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质量 文化 企业 强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