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沈绍功治疗中风病经验
中风又称脑卒中,西医称为脑血管病。有外邪引发者,称为“外风”“真中风”“真中”;无外邪引发者,称为“内风”“类中风”“类中”。脑卒中属类中风范围。脑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无论急性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大多患者均见舌苔白腻或黄腻,甚则喉鸣痰多,形体肥胖,而且常伴头重如蒙,胸脘痞满,或者纳呆脉滑。而单以平肝息风或补气活血为治,疗效常不显著。加之痰浊不祛,肝风难息,瘀血难化。因此苔腻的脑卒中要治重豁痰醒神法?;硖狄艘浴度蚣徊≈し铰邸ぞ硎ぞ隆匪氐奈碌ㄌ牢鞣交?。
痰和瘀是脑血管疾病两大致病因子和病理产物。痰和瘀又互为因果,常?;ソ?。脑卒中有痰必致瘀,主要表现在舌质的紫暗或紫斑,舌下静脉的显露。故配用化瘀或辅以活血,是中风病提高疗效的措施。常选化瘀序贯4法:
活血养血:选用当归10克,丹参30克,生地10~30克,三七粉冲3~6克。
活血化瘀:选用丹皮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
活血通络:选用鸡血藤10克,泽兰10克,路路通10克,伸筋草10克。
活血破瘀:选用地龙10克,水蛭5~10克,土元10克。善用水蛭,因其有止血或破血的双向调节功能,视用量而异。止血时用量3克以下,破血时用量5克左右。唯水蛭奇臭,水煎难以服用,可改成研末装入胶囊中服。
脑卒中还多见便干或便秘,此乃腑实壅热证。反过来腑实便秘又是脑卒中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腑法也是提高中风病疗效水平的重要措施。应用通腑法,分3类:
润肠通便:全瓜蒌30克,桃仁10克,火麻仁10克,何首乌10克,白菊10克,当归10克。
泻热通腑:制大黄10克,知母10克,莱菔子10克,草决明30克,生栀子10克。
泻火峻下:元明粉(后下)5~10克,番泻叶3克,生大黄(后下)5~10克。
验案一
王某,女,27岁。1个月前因情绪刺激及饮酒过量头痛头晕,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而致昏迷。在某医院做CT:右侧脑出血,出血量为20毫升。立即住院,经对症治疗21天后苏醒,头痛头晕明显减轻,仍感言语不利,左侧肢体疼痛,不能行走,需人搀扶前来求治。现头痛头晕,言语不利,视物不清,偶有复视,胸闷憋气,颈项僵硬,心烦易怒,不能行走,下肢疼痛,夜卧不宁,大便干燥。
检查:舌暗红,舌下脉络紫胀,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60/110毫米汞柱,心率90次/分,左侧肢体温度较低,肌力IV级,运动不协调,动之痛甚。
辨证:患者饮酒过量,情绪过激而化热,热灼脑络而致脑络血溢;热扰清窍,则视物不清;热扰津伤致痰凝,脉道不畅,故言语不利,行走不便;痰浊闭阻心脉,则胸闷憋气;痰热上扰则心烦易怒,颈项僵硬;热伤津液,腑气不通,故大便干燥。舌暗红,舌下脉络紫胀,苔黄腻,脉弦滑,均属痰瘀化热、脑络受损。病位在脑,证属痰瘀化热,灼伤脑络。
诊断:中风,中经络,痰瘀互结,化热灼络证(西医高血压?、笃?,脑出血急性期)。
治法:豁痰通络,通腑泄热。
方药:经验方祛痰平肝汤加味: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草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白菊花10克,川牛膝10克,天麻10克,丹参30克,葛根10克,鸡血藤10克,地龙10克,海藻10克,生牡蛎30克,生龙骨30克。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左侧肢体疼痛减轻,活动后疼痛加甚;左手浮肿、颈肩僵硬,偶有胸闷胸痛。舌苔黄腻,痰瘀之症减而未除。加全瓜蒌、薤白清热祛痰,宽胸理气止痛;疼痛甚加川楝子、元胡、桑枝、苏木,理气止痛;舌苔厚腻者加茵陈(后下);生石决明祛痰利湿;海蛤壳软坚散结,祛除顽痰;瘀血明显者加三七粉、山楂、地龙,活血通络。经治疗1月余,血压降为120/80毫米汞柱,心率降为72次/分,患者已能行走,仍不灵便,复视消失、视物不清,言语清晰、语速较慢,自感乏力,行走多时心悸汗出,双下肢酸痛,舌尖红质暗,苔薄白。痰浊之证已解,气阴两虚及血脉瘀滞之证渐现,治法改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选《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合二至丸化裁。
处方:生黄芪15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天麻10克,葛根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川牛膝15克,地龙10克,鸡血藤10克,女贞子10克,三七粉(冲)3克,生石决明30克,草决明30克,旱莲草10克。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用14服后,下肢酸痛减轻,精神好转,仍有视物不清,左上肢活动不利、下肢沉重,头痛,口干乏力,血压120/80毫米汞柱,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此为肝肾不足,血脉瘀滞之证,加滋补肾精之药,生杜仲、桑寄生、黄精、枸杞子;清肝明目加夏枯草;活血通脉加桃仁、红花。治疗2月余,左下肢活动较前灵便,左侧肢体浮肿、疼痛消失,生活自理,恢复上班。以生黄芪粉60克,三七粉60克,莱菔子粉60克,水蛭粉30克,地龙粉30克和匀,装入胶囊,每次3克,每日2次,巩固3个月。2年后随诊,病情未曾复发,CT复查:脑出血已吸收。
脑出血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复发者病死率较高。此患者发生脑出血,出现昏迷,病情危重,证属痰浊化热蒙窍,络伤血溢。常规治疗大多投犀角地黄汤凉血化瘀,然此案系痰浊蒙窍,化热灼络,无气虚血瘀之证,故投祛痰平肝汤,待到痰浊渐除,气虚血瘀渐现时,方投补阳还五汤,并及时加滋肾、清肝之品,“是谓至治”。
本案用药特色:①祛痰平肝汤(钩藤、泽泻,川芎、莱菔子)祛痰渗湿平肝,因痰瘀互根,故加活血药物,再加引经药,引入脑窍,伍珍决汤(草决明、珍珠母、白菊花)平肝降浊,利于降压。②葛根升发清阳,川牛膝引血下行,两药相配,体现了升降理论,升清降浊,既利于血压之降,又利于蒙痰之清。③虽然患者为脑出血,但离经之血为死血,故宜化瘀之品,鸡血藤、地龙、红花养血活血通络,但应慎用破血之剂。④久病必虚,故方中适量加入补气益肾之药如生黄芪、川断、生杜仲、桑寄生、黄精、枸杞子,增加气血运行之动力。⑤肝开窍于目,视物昏花乃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故用生石决明、夏枯草清肝明目。⑥稳定期以丸药收功,防其复发。
治疗脑出血,大多用凉血止血、补气止血、平肝息风等治则,疏忽辨证论治,本案患者脑出血,抓住豁痰开窍,清热通络,配以化瘀通腑治则,辨证精当,用药巧妙,止住脑出血,吸收脑血肿,随访2年未复发。
治疗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法着眼于气虚瘀血阻络,每投大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之类。殊不知痰热祛后,苔腻化薄,肝风内动之本必然显露,故中风的恢复期应治重滋水涵木,治本息风而善后收功。方以杞菊地黄汤为主方,唯要以黄精易山萸肉,两者虽同能滋补肝肾,然黄精更能补气健脾,顾及脾肾的关系,比山茱萸更全且价格便宜。此时还应巧配活血透络和健脾和胃。
中风恢复期配用活血透络,利于肝风之息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其药有6味:泽兰:取其活血舒郁,又能利水退肿。代替在杞菊地黄中的泽泻淡渗泄热、补肾而不滞的佐使作用,一般用量10克。苏木:味辛走散,活血通经,且入心肝脾三经,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三七:散瘀和血,多以细末3~6克冲服。鸡血藤:活血又补血,且能舒筋通络,对麻木及瘫痪均有特效,一般用量10~15克。此外还可用虫类剔络的地龙和水蛭。
中风恢复期配健脾和胃法有2个作用:一是脾胃为生痰之源,从源头上防止痰浊再生。二是脾主肌肉四肢,健脾利于肢体恢复功能。其药有5味:山楂:消食化积,又能活血散瘀,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克。莱菔子: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30克。神曲:消食和胃,以炒用为佳,一般用量15克。薏苡仁:健脾渗湿,又能缓解肢体拘挛,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克。茯苓:健脾渗湿,又能安神镇静,一般用量10~15克。
稳定期丸散药巩固:生芪90克,莱菔子60克,水蛭30克,地龙30克,生内金30克,鸡血藤60克,蒲公英30克,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
缺血性脑中风以痉挛栓塞为主要病理。由于缺血可以并发脑中风、脑萎缩、脑痴呆等,为缓解痉挛,排通栓塞,以祛痰化瘀立法,组成新方醒脑克栓丸:水蛭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莱菔子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活血醒神,豁痰透窍,主治脑病而见头重且疼,胸闷口黏,苔薄黄腻,质见紫斑,脉涩有力的痰瘀互结证。
验案二
李某,女,71岁。4个月前因情绪刺激,晨起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抬举受限,神志清晰,言语含混,头晕头痛。曾在西医院诊断为脑梗塞,给予静脉点滴活血通络之品,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故前来求诊。现右侧肢体活动不便,舌强语涩,头晕目眩,头胀且痛,腰酸膝软,记忆力下降,偶有耳鸣,遇情绪刺激则诸症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检查:舌尖红,舌下脉络紫胀,苔薄黄,脉细滑。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心率72次/分,律齐。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2级,位置觉迟钝,膝反射减弱,左侧浅感觉消失,其他病理反射未引出。CT报告:左侧基底节部多发性脑梗塞。
辨证:本案患者年老肝肾阴虚,加之情绪刺激,故而发病。阴虚火旺则见头晕目眩,头胀且痛;阴液不足,经脉失养则见肢体活动不利,舌强语涩;肾阴亏虚,腰腑失养则见腰酸膝软,耳窍失养见耳鸣偶作。舌尖红,舌下脉络紫胀,苔薄黄微腻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之征。病位在肝脑,证属水不涵木,虚实夹杂。
诊断: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证)。脑梗塞,恢复期。
治法:滋阴潜阳,祛痰通络,经验方调肾阴阳方合祛痰平肝汤加味。
处方: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生杜仲10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黄精10克,桑寄生10克,生地10克,天麻10克,葛根10克,丹参30克,草决明30克,红花10克。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肌力增强,血压降为120/80毫米汞柱,睡眠梦多,眠中易醒,食纳欠佳,加夜交藤、炒枣仁养血安神;生山楂消导活血。1个月后复查CT:基底节部梗塞灶明显减少。血压稳定在120/80毫米汞柱,行走较前灵活,肌力提高为3~4级,位置觉及浅感觉恢复正常,夜寐转佳,头胀减轻,伸舌稍右偏,舌暗红,苔黄微腻,脉沉滑。痰浊已减,心神得宁,再增祛痰清热之力,上方去夜交藤、炒枣仁,加全瓜蒌、连翘、三七粉,汤药改为2天1服,巩固治疗1个月,病情稳定,未来复诊。
本案脑中风是肾水不足,肝阳上亢,扰动痰浊,痰瘀互结所致,证系虚实夹杂。治以滋水涵木、祛痰泻热为主,佐以活血化瘀透窍之剂。首先应退舌苔之腻,避免脑中风加重和复发。
祛痰以祛痰平肝汤为主,配合四步序贯退腻法:①采用透窍行气的石菖蒲、郁金,同时加用分利二便的草决明、车前草,给邪以出路。②加茵陈、泽泻以增强利湿祛痰之力。③用海藻、昆布软坚散结。④加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祛除顽痰。痰瘀?;プ瑁拥げ?、桃仁、三七粉以活血化瘀,消除经络中之痰浊。
特色用药在于:①用钩藤、泽泻、川芎、莱菔子四味组成经验方祛痰平肝汤,方中莱菔子祛痰,川芎化瘀,泽泻利湿以助祛痰,钩藤平肝,肝主气,行气亦助祛痰,全方突出祛痰,善治痰瘀互结证的脑中风及高血压病等。②三七化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近代研究提示抗血小板聚集、溶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可强心?;ば募?,抗心律失常,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滋水涵木投调肾阴阳方,取杞菊地黄汤中的枸杞子,白菊花,生地,黄精,佐阳中求阴的生杜仲,桑寄生,调肾之阴阳,提高补肾之力。
本案虚实夹杂,祛邪为主,补虚为辅。祛邪时免用温燥之品以防伤阴,滋阴时勿投滋腻之品以防助痰,仅以枸杞子、生地、黄精滋而不腻,免用麦冬等滋腻药。临证处理虚实错综之证,重祛邪,辅补虚,祛不伤正,补不助邪,本案治验中可见一斑。(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编辑:赵彦
关键词:沈绍功 治疗中风病 经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