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咖啡致癌”?健康谣言何时休
“星巴克咖啡致癌”?这则上周产生于国外的新闻瞬间漂洋过海,在国内掀起不小的波澜。
“你的星巴克咖啡有强致癌物质,非??膳隆薄懊拦又菡笮前涂吮曜ⅰХ戎掳薄耙髁?年的黑幕终于被揭露,星巴克被判‘死刑’”……类似的文章在网络甚嚣尘上。
咖啡是否真的致癌?有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辟谣称,所谓咖啡致癌的判断,其根据是咖啡中含有一种名为“丙烯酰胺”的物质是致癌物。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致癌物质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非常常见,油条、麻花、饼干、薯片、烤肉、烤鸡翅……这些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都不比咖啡低,咖啡并不是主要来源。
再者,任何脱离剂量谈毒性的言论都是不科学的。任何物质都有可能损害人体,我们每天摄入的这些所谓有毒物质剂量很小,远不足以使人致癌。医学专家呼吁公众少吃油炸食品,主要是因为它们普遍热量高,营养单一,并不是因为致癌。
经过一番“论战”,笔者以为这波惊悚言论就会自行消退,可事实远非如此。身边的不少亲朋好友还是有些怀疑地说——“总归是含有致癌物质”“少吃甚至不吃总归是好的”,甚至还有人揣测这些辟谣文章是咖啡厂商的“公关”之举。
谣言的杀伤力的确不小??破杖耸糠寻胩炀⑴Ρ僖?,效果却微乎其微。有研究显示,如果谣言的传播效率是100的话,辟谣消息传播效率最多到20,有时甚至不到10。虽然辟谣文章早就发出,但有的自媒体为了“蹭流量”,攫取商业利益,明知是谣言也昧着良心转发。由此给公众带来焦虑,给大众灌输的错误认知,伤身又伤“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食物相克”“电脑辐射”……健康养生领域是谣言的重灾区,类似的谣言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出现。有网友形容,有些自媒体总是编造谣言,却长盛不衰;有些自媒体总是传播谣言,却始终存在;有些自媒体总是揭露谣言,却不温不火——如此现状令人忧心。
要想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除了要提高公众的科学健康理念,加强对资讯的甄别能力外,也要加大对造谣者和恶意传谣者的惩罚力度,提高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谣言识别能力。希望如“咖啡致癌”这类健康谣言,不再“兴风作浪”。(汪灵犀)
编辑:赵彦
关键词:咖啡致癌 健康谣言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