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画画我有话说
我是从书法领域走进绘画大门的。44岁开始正式学习中国画,书画同源,因为有了书法的实践阅历,我便闯了进来。也曾想,要是有名师多好,要是有时间允许我进名校多好,可老天偏偏不赐予。只好自学!其实不是自学,我也有老师。穆子荆是北洋大学毕业,陈东生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刘光启是北京琉璃厂古玩店学徒出身,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国内屈指可数。
我欣赏靳尚谊的一句话,画画没有“童子功”,也就是说画画没有起始年龄。同时我也认可刘光启的话:“学书则书家,学画则画家”。书画虽“同源”,但共树分条,依然是有联系,也有区别。

山水扇面 曹柏崑 作

《卧龙》 中国画68cm×136cm曹柏崑作
传统
传统是什么?传统不是“朽木”,不是“古董”,不是“佛龛里的泥塑”,传统是活生生的存在。
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不分时代,不分地域,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每一件藏品似乎都不是静止的。随着现代人参观的脚步,他们若起若伏,若隐若现,分明就是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哲学的展演。传统是一条汩汩不断的河,流到了今天。以中国画论,无论花鸟、山水、人物,无论写实还是写意,在那样一个世界的大家庭中,在那样一个氛围里,他们似乎都在争相诉说,自己那个时候,那个空间的感受。像个老人,又像个长者,喋喋不休,口似悬河。河流在今天流淌,裹挟着你,也裹挟着我。是泥沙终究要沉淀下去,是水终要前行。我们也会成为传统,但肯定不是“所有”,不是“全体”,是优中选优。
我在美国看到了“隋代写经”和“扬州八怪”的绘画。我拿到的大都会博物馆平面图,封面居然是中国人物画中的人物。而在“中国艺术”馆的介绍中,它写道“精湛的5-15世纪佛教雕塑、陶瓷器,青铜时代的玉器和礼器、汉代到唐代的精美艺术、墓俑,宋、元、明、清各代绘画,书法作品及装饰艺术品,庭园和明代家具展室?!闭馑得髁恕霸绞敲褡宓脑绞鞘澜绲摹钡览?。
传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传统与个人相比,一个是大如须弥的世界,一个是小如芥子的乾坤,顺应传统才会有现代。
现代
现代是什么?现代是我们,因为我们是存在。现代又不是我们,因为那些出自我们的艺术品,可能是劣品,它会一如泥沙般的沉淀。现代应该是我们中的精品,它是接续前代的,又是开启后代的。以中国画论,由工而写,由写而工,表面上看工写不同,其实工极而写,写极而工。譬如山水,董源、巨然由盛而衰,代之而兴者刘松年、李唐、马远、夏軙。再衰,则赵松雪起远宗董巨,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继之。又衰,则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独擅胜场。再濒于衰亡,董其昌出,下开四王吴恽,一时风骚各领。四僧逆之起波澜,延续至今,人们捧“四僧”可还是说得多,做得少。山水的“现代”还没定型,也没定向。于是我们不得不说说创新。创新绝对正确。但怎么叫“创新”?标新立异容易,真正的创新,要定位在承上启下,承前启后上。
追求现代要先追求个性。追求自己个性先去摹仿人家的个性。我们以为西方现在人的艺术属于现代。殊不知他们现代的氛围也是传统的。比如他们对方、圆、几何形状、螺旋曲线……特别敏感,他们的追求也是有??裳暗?,比如纽约的一个现代博物馆,那建筑主体是螺旋形上升的坡道,参观者是在登临的过程中欣赏作品的。加之冠名现代的作品那少有的视觉冲击力,简直是叠加了现代。这个现代的煞费苦心足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画想简单地把“现代”拿来,谈何容易?莫如反观一下自己的传统,下一番“庖丁解?!钡墓Ψ?,你才会发现他们同在何处,异在哪里?到那时恐怕“现代”会不期而至了。
底蕴
参观博物馆,在古今中外作品的碰撞中,人会感觉很累,首先是眼睛的疲劳,最后是大脑皮层的疲劳,有一塌糊涂之感。但过些时间,由博返约,渐渐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的是,造成这纷繁世界的源头,那就是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哲学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底蕴。
底蕴不同则创造不同。
我们画画越来越专,越来越窄,一个形象反反复复,一个题材来来去去。这样做的结果是离底蕴越来越远。鹰只是鹰,鸡只是鸡,山只是山(虽说是写生得来的黄山、泰山、太行山等等,但纯粹只是写实了)水只是水……有识之士看到这种现象后指出画画要加强文史哲的学习。中肯!这中的的针砭是让我们加强自身修养。
米元章峰峦以墨运点,积点成文,呼吸浓淡,进退厚薄,无一非法,无一执法,观米家画者,只知其融成一片,而不知条分缕析中,在在皆灵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评价王原祁的画,“愈晚愈拙,愈晚愈苍,愈晚愈厚,愈晚愈精”。
摹仿
画画从临摹开始。人们往往鄙视临摹,于是就出现创作无从下手,其实写生阶段就已经有无从下手的现象。没有临摹的积淀,面对真山真水,好山好水也无从下手,遑论创作?更何况单纯写生不过是创作的第一步。即便是照了相片,没有临摹的基础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临摹其实是两个概念。摹是拓写,临是照写,层次不同。我要强调临,因为临非有己意辅助才行。一幅山水先须读懂,高远、深远、平远、山势开合、峰峦起伏、水口源流、路径隐现、树木参差、春夏秋冬,方可放笔去临。即便你将以上内容都如实反映,但作者的勾皴点染的步骤,墨色搭配等等是谈不上如实的,只能意会揣摩。在这个过程中便有了长进,因为非渗以自己的积累和感悟不可。这也可以借用书法的专用词,叫“意临”。
有心的画家,留心各式各样的画材,各家各派的风格,随时“调兵遣将”,终成创作。把人家的东西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留下合己意的,那就改头换面了。仅从这个意义上讲,临摹是很重要的。
当然,倘能效人之法,不留其形更是创作的高手了?;票龊?、李可染、陆俨少皆有临摹的基础,临摹学习,临摹创作在他们一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经验值得借鉴。
生活
生活在哪里?我说就在我们须臾离不开的阳光、水与空气中。不需要去找,只需要去发现。深入生活是指特定的生活,比如耕田种地、当兵打仗、下井钻矿……对于城市的人来说就是生疏的,当然,要体验才谈得上有生活。
齐白石的画没有离开生活,也就是没有离开他农村生活的记忆,他的经验足资借鉴。
出现在画面上的许多自作诗,或题内或题外,都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中国画离不开书法,这是从表现形式手段出发的;中国画离不开诗文,这是从表现内容旨趣出发的。诗文不是无病呻吟,是要表现生活的,从表现生活的现象入手,解释人生,阐释人生。
(作者系第八、九、十届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杨岚
关键词:现代 传统 画画 临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