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让短视频沦为“低俗秀”
盲目模仿、恶搞低俗、内容涉黄……渐成网络新宠的短视频,日渐暴露其良莠并存的内容生态现状。调查显示,搞笑有趣和消磨时间是受访者认为短视频能够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为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走上低俗歪路。不少网友吐槽,许多短视频平台已沦为低俗秀场。(3月29日《人民日报》)
的确。作为网络文化的产物,短视频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内容形态两种特征,迎合了受众填补闲暇时间的需求或获取感官刺激的心理,自然颇有“市场”。但内容如果不乏“低俗”甚至走上“歪路”,这就不是什么好兆头了。
比如有的以生吃猪肉、大口喝酒等行为博人眼球,频频在画面中高呼“请点赞”;有的打着表演才艺的幌子,借助夸张妆容或奇装异服迎合猎奇心理;有的夹杂“荤段子”,以色情露骨内容打起擦边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显然,这样的短视频,不仅令人大跌眼镜,更会产生一些不容忽视负面效应。如湖北武汉一位网友因模仿热门短视频中的高难度翻跟头动作,结果将两岁女儿摔伤,导致女童脊髓严重受损。湖南益阳两名短视频平台主播为拍摄短视频,公然爬上一辆正在巡逻执勤的警车踩踏“??帷?,被以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等等。也因此,采取措施,别让短视频沦为“低俗秀”,就是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题。
首先,构筑良性内容生态,平台要有所作为,要为热门推荐的视频作品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内容推荐必须考虑社会影响,不能满足于“掩耳盗铃”式的传统监管模式,放任低俗违规内容传播。所谓算法中立和机器推荐,不应成为个别短视频平台推脱审核和把关责任的借口和理由。
同时,平台尽责,监管者也不应缺位。整治低俗短视频,不能仅仅是平台把关审核被动“救火”,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防患未然。鉴于目前娱乐类短视频仍存有灰色地带和监管盲区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尽快完善针对网络内容管理和内容生产者的相关法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惩戒机制,形成对不良低俗以及违法违规内容上传者的威慑效应,以儆效尤,不可或缺。
总之,别让短视频沦为“低俗秀”,这是时代的呼唤、受众的期待,更是有关部门的责任。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视频 短视 内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