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怕“隐私换效率”,就怕夹带私货
3月26日,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一次论坛上提到了最近颇受关注的数据和隐私问题。李彦宏表示百度在当下会更加注重这一问题,中国也在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紧接着他谈到,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或者说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要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中国用户是愿意这么做的。
李彦宏发言道出了部分事实,数据越全面越清晰,越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它的价值越大?;チ疽峁┓穸际切枰鋈诵畔⒌闹С诺?,你开导航,电子地图上会留下你的个人行踪;上网购物,会表露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用互联网沟通工具,留下的个人隐私就更多了,照片、聊天记录、行踪、社交网络……你一边在享受着便捷高质量的通讯服务,一边则在不停地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
这原本是互惠互利的事,可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吆喝声中,夹带了私货。比如将这种关系理解为用户是用隐私交换服务,在让渡自己的隐私权,这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厢情愿,难道我享受了一下你的服务,我的个人隐私信息就归你所有了?
数据是互联网公司收集的,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自动获得了数据的所有权?;チ酒毡橛兄值昧吮阋寺艄缘男睦?,以为既然自己提供了服务,那所有权就归自己了。事实上,数据只是被你记录,被你存贮,并授权你使用,但所有权必须得归用户。更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以为自己提供了免费服务,所以,用户让渡一点权利也是应该的,可这是真正的免费吗?
还有一些公司则滥用了用户的信任。与业务有关的信息收集了,无关的信息也收集了;一些公司下载了它的APP,恨不得让你把所有的隐私权利都开放给它;一些公司拿收集到的数据做着误导消费、杀熟,甚至给骗子提供方便的事。什么是效率,效率的着眼点是更好的服务,是用户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平衡。从近期爆发的各类滥用大数据的事件看,至少到目前为止,很多互联网公司对效率的理解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益上说话。
中国用户为什么给人一种隐私权不重要的感觉,权利意识淡薄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责任还在互联网公司上。用户倒是想重视隐私权的问题,可是你们尊重了这种权利没有?隐私权条款淹没在繁杂的协议文本中,不接受就享受不了服务,这种捆绑式的开放,表面上看是用户自己打勾自己选的,其实跟被逼的没什么差别。
这不代表大家就是没有意见了,更不代表中国用户就更加开放了。作为互联网企业,享受着这种便利的同时,不应该以此为荣,更不应该偷着乐,而要在?;ひ饺ㄉ铣械F鹱约旱脑鹑巍?/p>
让用户愿意分享数据,实现真正开放,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用户的信任,用行为明确告诉他们,你们的数据是安全的,你的个人权利受到严格的?;ぁ?/p>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用户 互联网 数据 服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