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时代历史学的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必然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新要求。对于历史学来说,新时代给历史研究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历史学家怎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新使命?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新时代历史学的发展肩负着许多新使命,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新时代呼唤新文明史
新时代的中国,当然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处于工业文明时代,尽管这个工业文明还不是很成熟。比如,一些地区的工业化还是初步的,东部、中部、西部之间还不平衡,但总的来说我们正处于工业文明时代。与此同时,原先的农业文明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用牛、马和人去耕种土地的生产方式。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工业文明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中国已经开始向信息文明跨越式发展。在信息文明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发展速度非???。此外,中国还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从文明视角来看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谎灾?,我们实际上正在创建一种全新的文明,这个新文明融新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全面统筹、有序推进。这个新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清晰呈现,这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历史学要对传统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重新进行研究,对中国现在正在发展、不断成熟的工业文明进行认真研究,对过去可能完全想象不到的、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的信息文明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对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生态文明开展研究。总之,要以历史学的视角对中国正在创建的新文明作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中华文明史上的这一飞跃性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的结构,人们的精神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感情、意志、审美等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切也都需要历史学去研究。新时代,历史研究的认识水平如果仍然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显然是不行的。当我们以超越农耕文明的新视角去重新研究文明史时,就会发现有许多新的课题值得深入思考。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就这样不断随着历史发展形成新的飞跃。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毫无疑问,新时代的中国已经走出当年人们普遍贫穷、仅仅能够求得生存、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时代,而成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这充分体现在新时代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上。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将会全面革新,其广度、力度、深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将创建一种全新的文明。对于历史学来说,要对历史给新时代提供的全部条件和资源进行认真发掘和总结,重新审视并积极加以利用。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闭馄羰疚颐?,只有在深入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真正稳定的根基,才有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新时代历史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资源的发掘,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创建新文明提供丰厚历史资源。
新时代亟须加强世界史研究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要求新时代的历史研究必须把眼光扩展到整个世界。
中国古代眼中的天下,基本上局限于亚洲大陆帕米尔高原以东地区。全球化中形成的世界性联系,是西方国家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率先实现工业革命、不断开辟世界市场的结果。中国没有参与世界体系形成的这一过程,而是被抛到了世界体系的边缘。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当时中国所面对的世界秩序是由西方列强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所主导的,被列强所宰割、所瓜分的深重?;肿耪鲋泄采羁逃跋熳胖泄硕灾泄胧澜绻叵档娜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革命与战争年代,中国发展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中流砥柱,走出近代以来被动挨打、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自身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步步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
正因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广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入,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复杂。为了使中国更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历史学需要深入研究世界历史,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历史,研究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只有真正了解世界,了解各个国家特别是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真正从世界的实际出发,我们才能在国际交往中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谎灾?,新时代历史学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自己的历史,还要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历史,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学术支撑。离开世界史研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明,中国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和世界打交道。
当前,我国在世界史研究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对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周边国家的研究都非常不够。世界史研究,要注重全面而真实。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等各不相同,不能大而化之地用一种认识框架去看待不同国家。只有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包括对其人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中国才能更顺利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我们要汇聚和培育一大批世界史研究人才,研究者不仅要了解国外既有的各种研究成果,还要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独立自主的研究,用扎实的研究成果提高我们在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新时代历史学要勇于面向未来
历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过去,但在“述往事”的同时还要“思来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走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研究的是过去,但面对的是现实、面向的是未来。新时代的历史学必须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中国的现实,关注世界的现实,思考如何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准确揭示历史给我们所提供的全部条件,帮助人们充分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源,把握中国和世界变化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规律,推动人们思考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这是历史学的责任。
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的变革,都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因素。如果没有对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对未来发展趋向作出误判。如果误判很严重,就会影响未来目标的实现。历史研究要把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使我们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中化自发为自觉、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作出观照历史、符合现实又富有远见的正确决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键是落实好“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安排,历史学要为落实这一战略安排服务。这必然要求新时代历史学勇于面向未来。历史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面向未来的历史学更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面向未来的历史研究,应当对人类的各种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等都有比较深入和综合的了解,善于发挥自己专业之所长,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之所短。只有这样的历史研究,才能做到“通古今之变”“述往事,思来者”。
新时代历史学要进一步走向公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激发?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更加自觉地运用历史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新时代历史学需要发挥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学走向公众有了更好的条件。一方面,历史学家的学术成果可以更便捷、更多样化地走向公众。另一方面,公众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各种历史资料,还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发掘和提供许多新的历史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公众还可以基于自己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历史著作的撰写,对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这样,历史研究就不再是少数学者所独有的事业,历史学家必须在与公众广泛而有效的互动中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成为新时代历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因为新时代历史学正在更加便捷地走向公众,公众也较以往更加需要历史学,历史学家就不仅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公众,更要帮助公众正确认识历史甚至引导公众如何研究历史。要协助公众在历史资料搜集、整理、辨析上掌握正确的方法,引导公众善于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透过具体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全貌和基本走向,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为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新时代 文明 历史 中国 历史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