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自由”的代价——伊拉克战争15周年记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通讯:“自由”的代价——伊拉克战争15周年记
新华社记者魏玉栋
春日的巴格达街头熙熙攘攘。市中心的解放广场屹立着在伊拉克享有盛誉的“自由纪念碑”,象征着伊拉克人民对于独立和解放的向往和追求。站在纪念碑下,白发苍苍的巴格达市民胡达伊尔指着不远处一座布满弹孔的废弃高楼说:“15年了,这楼还是这副破样子。”
15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时至今日,美国曾经承诺带给伊拉克人的自由与民主不见踪影,战争的印记却在巴格达依然清晰。
“萨达姆让伊拉克先后陷入三场战争,还遭受了联合国的严厉制裁,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曾经我认为)也许美国人把萨达姆推翻之后能让伊拉克翻开新的一页,”58岁的巴格达杂货店主优素福坦言。
但局势的发展让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伊拉克人大失所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伊拉克人终于认识到,美国人鼓吹的所谓自由不过是泡影而已。
“我们有一手好牌,但却没有打好,”巴格达市民穆瓦法克·杜加里说,“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地理位置优越,宗教、旅游资源众多。但目前伊拉克人民生活在绝望与困苦之中,我们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p>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讲师阿梅里说:“我们的民主制度极其脆弱,我们的国家成了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之一?!?/p>
如今的巴格达,随处可见废弃的清真寺、弹痕累累的建筑物、重兵把守的碉堡。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隔阂和恐惧给整个伊拉克社会和民众留下刺心的创痛。
回首以前的生活,胡达伊尔说,在过去的伊拉克,无论是什叶派、逊尼派,还是库尔德人和雅兹迪人,大家对国家还是有认同感的。但战争爆发后,各族群、各教派之间的对立日益加剧。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萨巴赫认为,美军入侵完全破坏了伊拉克原来的社会结构和族群关系,在不同教派与族群间埋下仇恨与冲突的种子,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自2003年以来,“基地”和“伊斯兰国”组织在伊拉克先后肆虐??植乐饕迦靡晾嗣裰诟冻隽搜拇?。据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统计,近几年恐怖活动每个月都会在伊拉克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其中2014年6月最为惨烈和血腥:伊拉克全国有1775名平民死于恐怖活动和暴力冲突。
根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统计,目前伊拉克仍有约250万人流离失所。要让这些人返回家园,伊拉克政府还需清理那些早已成为废墟的城镇,并且帮助平民重建房屋。
连年的战乱还导致伊拉克经济萧条,高度依赖石油产业,而石油产业能吸纳的就业人数极其有限,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口激增。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伊拉克有700万贫困人口,全国失业率达到11%,其中年轻人的失业问题更为严重,超过20%。
“15年了,美国人根本不关心我们想要什么,伊拉克人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我们看不到希望,”47岁的巴格达律师阿巴斯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伊拉克 战争 巴格达 自由 代价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