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做实“三大支柱” 推进分级诊疗
编者按: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色医改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地方医改取得哪些成绩,下一步将有哪些重要规划?新华网特别推出“医改新进程”专栏,聚焦各地医改新亮点。
本期作者/成都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谢 强
成都市将深化医改作为“健康成都”建设战略的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在推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能力提升作为“三大支柱”,切实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医改获得感。
推进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成都市在总结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市域范围内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地区采用“1+N”(城市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在农村地区采用“1+1+N+n”(城市三级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模式,组建纵向型、紧密型医联体?!笆濉逼诩?,市级财政将安排1个多亿用于支持医联体建设,其中2016-2017年已投入4200万元,全面推进医联体内“人通、医通、财通”,在全市范围内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功能互补。2016年底,市域范围内各级各类三级医院、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医联体,医联体建设实现市域全覆盖。2017年,进一步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围绕医联体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绩效分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体制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探索开展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制定区域医联体内慢性病分级用药目录,实现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无缝衔接。2017年底,全市组建纵向型、紧密型医联体82个,全年医联体内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下沉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5.77%),下转患者2.56万人次(同比增长82.86%),资源下沉效果明显。同时,市级统筹组建了覆盖全域的中医类医联体和妇儿、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治专科联盟,实现专科精准发力。以妇幼医联体为代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即使在高龄孕产妇增多的情况下,2017年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66/10万、2.83‰,纵比创历史新低,横比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好居民健康守门关
成都市自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以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按照国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部署,及时研究制定《关于大力加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根据群众的不同健康需求,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分为基本型、标准型和提高型三种类型。将具备行医资质作为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基本条件,向所有执业医师(农村放宽到执业助理医师)开放,既充实了符合条件的家庭医生队伍,又引入市场机制,让人民群众在选择家庭医生团队时“用脚投票”。 针对全科医生短缺现状,全市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2017年完成718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进一步充实了家庭医生队伍。2017年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000余支,签约800余万人,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优先覆盖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成都市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按照居民需求制订签约服务包,在全市推广政府全额付费、个人固定付费和个人协议付费三种类型签约服务。政府全额付费签约服务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个人固定付费签约服务包签约服务费用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担部分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分别由城乡居民医?;稹⑶ㄊ校┫夭普ㄏ钭式鸷透鋈税?:1:1比例共同承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由医保个人账户和区(市)县财政专项资金按2:1比例共同承担。个人协议付费签约服务包由居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契约并协商收费。
坚持重心下移,进一步夯实基层“网底”
在既往基层能力提升基础上,成都市实施“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市、县两级计划投入29.95亿元,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建筑条件,提高设施设备配置水平,美化服务环境,力争100%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和标准化建设。2017年,全市两级财政共计投入7个多亿,对119个机构基础设施实行提升改造,对113个机构诊疗设备进行提档升级,对624个村卫生室实施公有化和标准化建设。在加强硬件能力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大力推广“县管院用”模式,统筹使用县、乡镇(社区)两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2017年,成都市启动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人才队伍建设。该行动计划通过提高一批在岗的基层卫生人才、引进一批适宜的基层卫生人才、返聘一批热爱基层卫生的人才、下沉一批支援基层卫生的人才、利用一批社会医疗机构的人才等方式,为基层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软硬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2017年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超过6%,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2.34%,乡镇卫生院同比增长7.53%,基层吸引力切实加强,基层“网底”效果进一步显现。
分级诊疗制度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基础性制度,是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成都市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层能力提升作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三大支柱”,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2017年,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增幅自2016年继续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也高于医院增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比也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制度也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负担,2017年成都市医疗总费用仅同比增长7.81%,低于国家控费要求。据统计,2017年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减低1.0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增长仅4.28%。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成都医疗卫生行业排名靠前。成都医改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编辑:赵彦
关键词:分级诊疗 成都医改 医联体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