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小芥菜做出大产业——从华容芥菜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华社长沙3月19日电 题:小芥菜做出大产业——从华容芥菜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华社记者周楠、郑欣
19日,2018中国(华容)芥菜大会的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川流不息。他们询问着华容芥菜今年的收成,期盼一个好的年景。
在离会场不远的湖南插旗菜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碌不停,这一天要把2万包芥菜封装、打包,再装车发往日本??醋殴久磐馀抛哦拥幕醭?插旗菜业公司董事长严钦武满心欢喜。
出县城不远,菜地里,一棵棵芥菜青翠欲滴。插旗镇菜农王政香告诉记者,她家种了15亩芥菜,夫妇两人及儿媳在芥菜厂上班,家里去年的芥菜收入超过10万元。“我们一家吃的是‘芥菜饭’,芥菜帮我们致富奔小康?!?/p>
不过,在过去很多年,芥菜在华容并不那么耀眼。洞庭湖之滨的华容县是湖南省的产粮大县、棉花第一大县,水稻和棉花是当仁不让的农产品主角。近年来,种粮种棉效益不断走低,全县50万亩棉田中有40%面临改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到的矛盾,在华容非常突出和尖锐。
粮棉疲软,谁来替代?农民靠什么脱贫增收?这成为摆在华容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难题。反复调研后,华容县将目光放在芥菜上面。
华容县农业局局长王仲湘告诉记者,华容所产的大叶芥菜植株硕大、茎多叶厚、质地脆嫩,经腌制后色泽淡黄、微酸爽口、咸香扑鼻,很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很好。芥菜产量大,亩平均收入能达3000多元,比其他一般农作物高出800-1200元。
不过,这个产业在本世纪初也遇到了发展困境。当地干部介绍说,前些年,芥菜价格上涨,大量芥菜腌制加工企业和作坊涌现,光是企业和加工大户达数十家,小作坊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加工主体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统一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甚至还有农户在田间地头腌制,腌制废水流入菜地,污染了农田环境。
升级产业,改变“小散乱”,尤为迫切?;菹亟昀床欢锨謇碚?关停不合格加工企业12家,鼓励兼并重组,逐步整合小加工厂和小作坊,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帮助技术改造提质,光是2017年就帮助企业新建800个标准腌制池,引进全自动真空包装设备,新建标准示范基地1000多亩。
生产环节优化后,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把好质量关。王仲湘说:“只要质量好,不愁没有市场?!被菹匾计笠导忧慷越娌酥种病⒓庸?、销售等环节全程监控,已有18万亩芥菜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建立起质量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如今华容芥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华容芥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7年产业总产值43亿元,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地,部分加工品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严钦武介绍说,以华容芥菜为原料的方便面酸菜风味包每年销售30亿包,“统一”“康师傅”两家方便面企业大约有60%方便面风味酸菜包来自华容。
“产业做大做强的最终意义,在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华容县委书记刘铁健说。记者在华容了解到,这棵小芥菜已经成为富民大产业,华容芥菜产业吸纳从事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的农民达到6.8万人,华容县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芥菜生产、加工及相关产业。
操军镇湖城村农民刘俊学感触尤深。2015年他种了30多亩棉花,当年总收入不到1万元。2016年,他改种芥菜和部分优质稻后,每亩地收入接近4000元,当年总收入达13万元。“没想到收入增长这么快!”刘俊学说。
对于很多准备效仿刘俊学的华容农民来说,芥菜大会上传来的消息更令人振奋:华容县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1000亩华容芥菜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0000亩标准化芥菜生产基地建设,实现300亿元以上的产业总产值。
三月的洞庭湖平原,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小小的芥菜给华容县的农民带来了发展大希望。而在我们更加广阔的国土上,还有更多农民期盼着这样的产业,期盼着这样的发展。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芥菜 华容 产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