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大力推进上海省级综合医改试点
编者按: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色医改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地方医改取得哪些成绩,下一步将有哪些重要规划?新华网特别推出“医改新进程”专栏,聚焦各地医改新亮点。
本期作者/上海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邬惊雷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全力推动健康融入万策,健康上海建设迈上新台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以健康为目标、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载体的、融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紧密型区域“新华-崇明”医联体试点启动;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第四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构建糖尿病、脑卒中等重大慢病新型防治模式,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得到加强;加强基层卫生工作,推进“1+1+1”组合签约服务全市所有社区全覆盖,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行业质量管理,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建设,医疗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全市中医药事业积极发展,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不断强化,卫生计生正能量得到有效传递。特别是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取得新突破:
回顾2017年,上海市以实施省级综合医改为契机,加快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全面实施零加成,医药分开改革平稳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公立医院综合补偿机制。2015年启动医药分开改革以来,上海市分三轮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率(除中药饮片),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制定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办医主体职责,对公立医院实施战略规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建设、审计监督等,完善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完成新一批总会计师的招聘、考察和委派工作。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平稳推进
上海市大力推进“2.0”版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联动协作为路径,通过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覆盖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居民342.9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6.2万),组合内就诊率74%,签约社区就诊率53%,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签约全覆盖。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新华—崇明”医联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组建儿科、妇产科、眼科、肿瘤等专科医联体,建立了“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儿科联合团队,推进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
“就医回流”新现象正在上海出现,2017年上海的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总量增幅首次超过市级三级医院。老百姓不再“舍近求远”,而是“安心留在家门口看病”。2017年,上海市级三级医院门急诊总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明显减缓为0.73%,为2013年以来历年同期增长幅度的最低水平;区级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总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9%、1.51%,较市级三级医院有明显的增幅;市级三级医院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总量的30.72%,较上年同期下降0.75百分点;而区级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总量已占全市医疗机构总量的60.01%,承担了本市大部分的医疗任务。
加快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
上海市大力推进药品带量采购,支持企业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选择量大面广的品种,扩大带量采购品种范围,在前两批9个品种的基础上,开展第三批带量采购工作。实施药品集团采购。对未实施医保带量采购的品种,探索药品集团采购,首批5家三级医院和6个区组成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盟,通过发挥“团购”优势、提高采购集中度、优化供应链等措施,降低药品价格和采购成本。目前,已完成药品团购8.64亿元,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药价虚高“水分”。
持续加强信息化对医改的支撑
上海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1+1+16”市区两级信息平台和社区卫生综管平台、分级诊疗平台、家庭医生控费支持平台,实现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1+1+1”签约信息同步。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方法,结合上海实际,测算病种组合指数,对公立医院实行精细化、差别化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不断强化全行业管理
上海市卫生计生部门联合食药监、医保、物价等部门联合印发整治药品回扣“1+7”配套文件,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并将试点推广至长宁区、闵行区和青浦区;推进养老机构内设诊所设置审批,实行中医诊所备案制,推进“基于CA认证的医师执业行为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工作,着力改善行业的营商环境。
2017年,上海市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国最前列,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稳步提升到83.37岁(其中男性80.98岁,女性85.85岁),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至3.01/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至3.71‰,连续十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市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健康上海带给2400多万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多。
拥抱新时代,创新抓医改
2018年是全面实施上海医改“十三五”规划、贯彻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攻坚之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我们深切体会到,医改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改革路径,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比较薄弱,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公立医院治理方式尚待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有待加快,深化医改的系统性、协同性还需进一步强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2035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光靠心里想、嘴上说,是不会接近梦想的。让愿景成为现实,唯有埋头苦干实干。因此,我们要围绕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目标,用党的建设引领方向,用精神文明建设凝心聚力,凸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将重点环节作为医改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改革步伐。
坚持不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总的思路是做强基层,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和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看病就医中的一些痛点、堵点问题,增强市民对健康服务便捷、有效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方面,重点是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做实“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逐步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覆盖率,规范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工作流程和要求,强化家庭医生管健康、管费用的职能。医疗联合体建设方面,重点是建立健全医联体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推进“新华—崇明”医联体改革和若干专科、专病类医联体,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同时,完善分级诊疗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全市预约号池管理等。
完善和创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重点是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推进公立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考核评价,优化医疗服务评价机制(主要是优化病种指数、药品指数、耗材指数、标准指数单价等标准指数,健全与病种指数对应的医疗费用分级分类管理标准)。
强化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与督导,配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加大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力度。推进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完善药品集团采购,实施“四省一市”药品联合采购和药品流通“两票制”。
持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在开展便捷用药、优先预约转诊、引导居民就医重心下沉的基础上,研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功能,鼓励社区引入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等第三方社会资源。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线,加快家庭医生培养,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不断优化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优化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和评估指南,协同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安宁疗护试点。
努力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重点是加强健康大数据开发应用,强化卫生信息安全,探索建立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推广“健康云”应用,加强信息惠民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支持健康管理服务、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等改革。
启动卫生信息化三期项目的规划设计,推进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水平认证工作,规范医疗机构数据采集,加强数据平台整合功能,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改善数据应用环境,提高数据利用率。
大力促进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按照“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等四大品牌”的要求,制定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健康产业资源配置能级,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积极培育精准医疗产业链,发展健康旅游服务,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智慧医疗产业。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整合,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切实改善社会办医生态环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人民对健康的新期盼,为我们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展望未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学习全国各省市经验,全面实施“健康上?!闭铰?,以更大力度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在医改征程上迈出新步伐、实现新作为,建设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上海医改 分级诊疗 药品供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