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别因不服老拒绝助听器
近年来,60岁以上人群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最近说话嗓门大,爱打岔,还容易发脾气?如果有这样的表现就要引起重视,它可能在提示:老人的听力正在下降。
明天是3月3日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我们趁此来说一说跟年龄增长、器官老化有关的听力下降是怎么回事,老年人排斥配戴助听器又该怎么办?

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
听力下降的常见病因有外耳畸形、鼓膜穿孔、中耳炎、鼓室硬化、听骨链断裂、退行性改变、耳蜗病变,以及听神经病变、听觉中枢病变等。其中,耵聍栓塞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耵聍(俗称耳屎)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形成耵聍栓塞,可引起听力下降。
很多人在早期听力下降时没有重视,等听力下降程度影响到与人交流时才考虑就医,这时多半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事实上,听力障碍的进展很缓慢,从听力开始下降到患者自觉有明显听力障碍,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5年,如同“温水煮青蛙”。
根据国家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以下六大类。
1、 正常听力:小于25dB(分贝)。属于正常听力范围。
2、 轻度听力损失:25至40dB?;颊呙挥谢蚪龈芯跚嵛⒌奶ο陆?,一般不影响言语交流能力。
3、 中度听力损失:41至55dB。在距离稍远、有背景噪音、集体谈话的环境下会发现听不清;电视音量开得较大;出现打岔现象,听力分辨率开始降低。
4、 中重度听力损失:56至70dB。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感到听力模糊。
5、 重度听力损失:71至90dB?;颊呖稍诮嗬胩酱蟮纳艋蛱富?,甚至可以辨别环境噪音或元音,但不能察觉辅音。
6、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dB?;颊咭巡荒芙鼋鲆揽刻τ胨私涣髁?,多需要唇读和肢体语言的帮助。
与听力正常的老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更差。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下降。在生活中, 老年人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直至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变得沉默寡言,出现自卑心理。
因此,在发现老人听力下降时,家人要及时带老人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相关检查(常规进行病史询问、耳部检查及纯音听阈测试),弄清听力下降的原因。
助听器“依赖”并不存在
经过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以后,如果医生的诊断是老年聋(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耳聋。医生通常将老年人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排除其他原因后诊断为老年聋),一般会建议配戴助听器。
从医学角度上看,配戴助听器很有必要。听力不好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行为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还会降低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医生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发现耳朵不好使了,都认为是岁数大了的正常表现,而不愿意配戴助听器。总结起来无外乎几个原因:一是认为助听器较贵;二是觉得每天摘摘戴戴太麻烦;三是自尊心受损,怕戴出去就证明自己有缺陷。
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眼睛不好使了会借助近视镜、老花镜,腿脚不利索会使用拐杖,为什么听力下降却不愿意配戴助听器呢?
配戴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听力补偿,让听力接近正常水平,患者对此要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当大脑习惯了助听器带来的便利后,一旦停止使用助听器,大脑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反应迟缓,造成听力变差的“假象”。有很多患者认为这是一种不良“依赖”。事实上不是,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惯性作用导致,并不是与药物副作用等同的“依赖”。
越晚配戴助听效果越差
有不少患者认为“助听器越晚戴越好”或“等实在听不清再配”,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听力损失的时间越长,对听神经的刺激就越少,听力下降就越明显。拖得越晚,配戴助听器的效果越不理想。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位听力损失者都可能成为助听器的使用者。”一般而言,超过40dB(分贝)的听力损失者就需要配助听器,而且越早选配越好。
每个老年人对助听器都可以有主观上的要求,因为只有选择了喜欢的并适合的,他们才会愿意配戴。这些主观要求包括助听器的外形、舒适度、清晰度等。助听器一般分为耳背机和定制机,定制机又可细分为耳内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助听器。
助听器当然不是越贵越好,关键在于适不适合。在选配之前,要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助听器功能。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年人很少外出,平时就爱在家看电视,我们建议给他选配普通的经济型助听器;一位50岁的中年人为中度听力损失,平时工作繁忙,社会交流频繁,我们建议给他选配具有蓝牙功能可接听电话、具有无线功能可看电视的助听器。
提醒大家,不要在大街上随便找个店铺配助听器。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
“三高”患者耳聋风险较高
临床中,有不少老年人使用助听器有个习惯,家中不戴,出门才戴。他们觉得家中环境相对安静,勉强可以听见家人说话,没必要使用助听器。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耳朵负责收集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收集各种感官信息作出适当反应,如果想让大脑持续作出准确分析,耳朵就必须不间断传递信息给大脑。不戴助听器也能勉强听到家人说话,并不等于能听到声源的所有音频。因此,不能把听到声音作为判断是否戴助听器的唯一因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糖)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按时用药,积极治疗。因为引起耳聋的病因之一就是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内耳供血不足、发生退行性病变。这类人群平时要重视耳部的保健,可对耳廓做揉搓按摩,以增强耳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健康的心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调节饮食,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噪音污染。
医师释疑
双耳听力损失不能只戴一个助听器
一些双耳听力都损失的患者,常常纠结于配戴一个还是两个助听器。经医生诊断,两个耳朵都出现明显听力损失的患者,应该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
因为双耳听力都不好,只戴一个助听器不仅会影响聆听效果,听到的声音也没有方向感,而且会导致另外一只没有配戴助听器的耳朵听力下降更快。如果其中一只耳朵只是听力略有下降或正常,则可以只为听力不好的那只耳朵配戴助听器。
另外,不要去使用家人或朋友的助听器,因为每个人的耳道弯曲度和听力都不一样,带来的助听效果是存在差别的。
编辑:赵彦
关键词:爱耳日 不服老 助听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