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落地生根
围绕三大任务 突出六个结合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ず?、传承好、利用好?!毖镏葑魑笤撕映晒ι暌诺那M烦鞘?,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大运河的?;?、传承、利用三大任务,加快推进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有可为。
一、 围绕“三好”要求不偏颇
1. 聚焦关键环节抓“?;ぁ?。重点围绕运河沿线重要文物保护和修缮、运河生态改善和运河沿线环境的治理等环节,列出任务项目清单,制定行动计划。一是继续推进运河文物资源调查,将其中价值较高、类型稀缺的运河遗产及时列为各级文物?;さノ?。二是将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结合,加快沿线生态修复和生态中心、生态廊道建设。三是积极开展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2. 狠抓挖掘整理促“传承”。一是深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收集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运河沿线非物质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すぷ?,有力弘扬传承扬州优秀的运河文化。二是加大运河沿岸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乡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ちΧ?,挖掘更多能够传诵的“运河故事”。三是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各类博物馆、考古现场等,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传播表现形式以及运河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各类活动,发挥运河遗产的教育、展示功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
3. 坚持科学审慎优“利用”。坚持以保护历史原真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为准则,以敬畏之心和科学态度,在正确处理好?;ひ挪敕⒄沟墓叵怠⒌鼻袄嬗氤ぴ独娴墓叵?、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的基础上,审慎推进大运河利用。一是充分考虑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运河遗产的多种?;だ媚J?,推动沿线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承??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促使其生命力得到延续。二是从全市层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发挥好运河重要的水利、交通枢纽以及生态旅游等作用,促进合理利用,将文化魅力转化为经济动力。
二、 突出六个“结合”抓推进
我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要聚焦目标,围绕文化带、生态带和旅游带建设,全面梳理大运河扬州段的历史、自然、人文、生态、旅游等资源,打好历史名人、盐商漕运、水利工程等扬州“特色牌”,并与文化、生态、水利、交通、旅游体育、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相结合,以点带面、以珠串线,打造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经济长廊,迅速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行动”。
1. 坚持与文化?;は嘟岷?。一是继续推动文物?;?。深入实施大运河扬州段沿线重点文物抢救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修缮、整治和展示盐宗庙、卢宅、汪鲁门、邵伯古堤、个园等具有典型运河遗产价值的文物点。在扬州市区新建或改建一批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在运河沿线打造一批展示运河文化特别是水工文化的综合性园区,构建“一馆多园”的?;ふ故咎逑?。二是充分发挥AR、VR等高新技术在保护管理展示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展示大运河的历史发展风貌,提高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科技含量。三是把文化投入的重点转移到技术装备上来,加强文化产品孵化器建设,利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改造,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做大做强漆器、玉器、手工业、玩具等传统文化产业,重点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从而推动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快速发展。
2. 坚持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一是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廊道功能为?;ぶ氐?,推进沿河滨岸带生态修复,减少农业污染,严格控制“七河八岛”等关键区域开发强度。二是科学划分里下河沼泽湿地、水网、农田、林网地区渔业、水禽养殖、水生经济作物种植等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并逐步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沟通河湖水系,恢复连片湖荡水面,从而恢复湿地滞蓄能力和健康水文循环。三是着力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大力推进良好湖泊?;ぃ凳叭巳埂惫こ?,对区域船厂、沙石码头、混凝土搅拌场等搬迁并实施生态修复。加快公园体系和生态中心建设,实施公园体系“111”行动??勾遄?、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绿化提升,加快建设生态廊道和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控面源污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生态建设城乡区域全覆盖。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新建高邮、宝应垃圾焚烧厂工程,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
3. 坚持与水利建设相结合。一是兴修水利与水利遗产点保护相结合,科学规划运河沿线的水利建设,重点研究规划好如何通过新一轮的水利建设,将运河沿线的水利遗产点保护好、展示好。二是用好水工建筑遗产。京杭运河水工建筑遗产是人类驯服水害、改造自然能力的体现,具有非凡的工程技术科学价值。此外,其本身往往具有优美的建筑造型,与周围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从而成为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设计成为各种旅游产品的可能。比如,通过邵伯船闸,可以看到我国船闸的发展历史。邵伯船闸的发展,经历了东晋太元年间的谢安筑埭,到唐代的“斗门”、宋代的“二斗门闸”、清代的“人字门船闸”、解放前的“新式船闸”,直到今天的两座大型的复线船闸以及正在扩建三号船闸,一座船闸,就是一部中国船闸发展史。三是进一步提升运河沿岸水利配套标准。加快实施南水北调水源地、淮河入江水道治理等水利工程。加固沿河两岸堤防,提高大运河沿岸防洪排涝能力。巩固里下河外围防洪工程,按南水北调规划水位对沿河东堤进行加固除险;按10年一遇除涝标准整治里下河骨干河网,全面改善该地区的引排条件;实施沿运灌区节水改造和尾部水源调向工程,提高农村节水能力;进行沿淮洼地的治理,整治内部河道、改造新建排涝泵站,恢复提高圩区排涝能力,解决因洪致涝问题;实施重点经济区防洪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建设高邮、宝应城市外围防洪工程,并以挡御历史最高水位不破圩为目标,进行重点集镇圩、人居圩的防洪安全建设。
4. 坚持与交通建设相结合。新一轮县乡道路改造和交通骨干工程要与运河沿线遗产点展示、旅游体育资源项目的挖掘打造相结合。一是加快实施一批交通骨干工程。实施连淮扬镇铁路、淮江大道南延、611省道沿湖大道等区域内公路网工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区域内骨干道路的建设,打开里下河腹地与沿江地区的直接通道,构建与京沪高速、京杭运河有机衔接的骨干道路网络。二是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形成四通八达、高效流畅的交通网络,在县乡道路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运河沿线遗产点、旅游体育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如加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高速公路与沿运河主要遗产点、旅游景点的快速衔接。三是加快运河航道的整治和升级改造,重新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调整和加强沿运港口泊位建设,进一步提升京杭运河的运载能力。对于沿线河段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桥梁、码头等交通设施,应在?;さ那疤嵯戮×看丛焯跫?,使其继续发挥原有功能,真正延续其寿命。
5. 坚持与旅游体育相结合。一方面是开发多维度的旅游产品?;⒋蛟煲钥罩锌丛撕印⑺习褪可驮撕?、游艇乐运河等形式的运河观光游。可以让游览者吃住在游船上,在缓慢的空间变换中,欣赏运河主题的演艺节目,享受水上垂钓、足浴、点心、茶座等休闲项目的度假游;以访问沿岸的古迹遗存为重点,设计可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如水上婚礼,皇帝出游等的访古游;以了解民俗风情,体验别样生活为目的,游客可以逛古街游古巷、拜寺庙、放河灯、住民居客栈等的风情游,以及旅游纪念品开发、徒步走运河、乡镇休闲游工业遗产游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是在体育项目上,继续举办好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高邮湖自行车赛,开发沿运河自行车拉力赛等体育赛事,充分利用运河资源,建设沿河慢行步道、骑行车道等体育基础设施,鼓励沿河地区举办各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弘扬生生不息运河精神,展示运河名城的活力和形象。
6. 坚持与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打造相结合。充分挖掘运河沿岸漕运文化、农耕文化、码头文化、渡口文化、水工文化、玉文化、渔文化,加快广陵区湾头玉缘风情小镇、江都区邵伯运河风情小镇等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建设进度,继续做好瓜州古渡小镇、界首芦荡渔乡小镇、车逻鸭业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培育。依托特色村落的自然景观、文化习俗、历史遗存等资源,推动大运河沿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好的乡镇,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全市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加快建设沿运河城镇、交通、生态走廊,形成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发展轴。
(作者系民建扬州市委副主委、市发改委副主任)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运河 文化 建设 大运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