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外媒、观众点赞“北京八分钟”
新华社平昌2月25日电 题:“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外媒、观众点赞“北京八分钟”
当张艺谋25日晚在平昌奥林匹克运动场用“北京八分钟”再次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向世界讲述中国时,他此前表示的“少谈古,多论今”的设想果然得以实现,现场观看表演的外国媒体工作人员和观众纷纷给予高度评价,称透过短短八分钟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对北京冬奥更具期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像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课,这次的表演像科幻电影,”来自巴西FSB新闻社的记者阿贝拉杜·安东尼奥·门德斯有点意犹未尽,“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可惜表演时间有点短”。
与雅典古典的“北京八分钟”相比,平昌版本更具科技感和现代感——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幻,象征第24届冬奥会的24名的轮滑演员和24个搭载“冰屏”的智能机器人滑出曼妙轨迹,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今日美国》记者阿迈尔·马德哈尼说:“‘北京八分钟’的展示非常棒,是当代中国的缩影,让大家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我很期待四年后去中国报道北京冬奥会?!?/p>
整个表演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大熊猫依然最能抓住观众眼球。两只缀满银色小灯的大熊猫甫一登台,立即引来观众欢呼。
现场服务的韩国志愿者金艺琳表示八分钟立意很出彩,“简单但富含高科技”。她特别对熊猫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中国的标志。
“我对北京冬奥充满期待,想去中国看看,觉得一定会是美好的回忆,”她说。
在国际奥委会新闻提供部门工作的英国人史蒂芬·兰特尔也对熊猫印象最深刻:“全世界的国家可能都希望能有一只熊猫在自己的动物园里吧,毫无疑问,中国选对了‘代言人’,熊猫可爱又富有亲和力,是很好的友谊使者?!?/p>
兰特尔虽未到过中国,但是他的儿子曾参加学校组织的去北京的旅行。
“他回来讲起他的经历给我一些有别于英国国内媒体呈现的面貌,那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刚刚结束的北京八分钟的表演应该说给了我更直观的认识吧。我感觉中国是要通过这个表演让世界看到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的国家,”他说。
除了大熊猫,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也陆续在平昌的舞台展示,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蔚蓝的地球、孩童的笑脸、橄榄枝和梅花编织的花环等也纷纷呈现。
作为中国近邻,日本对于中国的发展非常熟悉。日本《北日本新闻》社会部记者野村达也称,“北京八分钟”展现了高铁、共享单车等中国现代元素,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北京八分钟”向世界发出了四年后相聚北京的邀请,而这些外国朋友对北京冬奥最关注的是什么呢?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塞德里克·卡列尔从未到过北京,因此对北京充满好奇和期待。
他说:“‘北京’加‘冬奥会’对我而言等于一个独特的结合。在组织方面,我相信中国人会组织非常棒的比赛。平昌奥运会办得节俭,非常人性化,希望北京也能做到。”
日本《岩手日报》报道部记者刈谷洋文表示,中国近年来发展显著。现代化的中国在北京冬奥会上如何把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现代技术融合起来令人期待。
“和平昌不同,北京是大城市,赛事运营、场馆服务等也值得期待,”他说。
门德斯则期待来自热情的巴西和古老的中国能在四年后的冬季碰撞出特殊的火花。
“那些轮滑运动员动作整齐划一,同步性太高了,难以置信,这对我们巴西人有点难,我们比较野,所以我更期待我们巴西运动员可以给北京带去一点不同的东西,”门德斯笑着说。
门德斯表示,按照工作安排,如不出意外,他一定能到北京报道冬奥会。
“我们很想知道中国人都怎么过日子的,怎么玩的,冬奥会肯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走近中国人,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经济,”他说。
“希望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其中,现在越来越多巴西人参与到冬季运动里来,我们运动员也越来越成熟,希望北京可以带给我们惊喜,”他说。(执笔记者:易凌;参与记者:严蕾、沈红辉、刘宁、张寒、周凯)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的未来 北京八分钟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