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从木雕、陆俨少研究生再到水墨之变
1978年你在哪,做什么,有哪些记忆?当代艺术家谷文达讲述了当年在木雕厂边做工边复习考研的经历,1978年谷文达作为浙江美院山水画专业陆俨少五名录取学生之一,开启了从木雕工艺向科班水墨画进修的正式转变,并恰逢其时踏上了时代发展的两条平行线:中美两个国度的发展和扎根生活让他游走于东海岸的交流之间,建构了谷文达的知识结构和东西方的双核思维。

1985年,“无声演讲”水墨行为艺术
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1973年上海工艺美校恢复招生,作为上海当时四个非招生区录取的11个人之一,谷文达在这里开启了三年工艺雕刻的学习,在此期间由于兴趣使然,他曾跟曹简楼学习写意花卉,向当时有名的新山水画家许根荣求教(曾和戴敦邦合作连环画《水上交通站》)。1976年毕业后他正式拜曹简楼为师,谷文达在《我的水墨历程》中写道,“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正统的诗书画印的熏陶。吴昌硕的没骨写意的境界与金石篆书入画的浑厚凝重风范对于我的影响,现在看来是在于我自身喜好博大精深,雄浑神秘的境界,或许也直接影响到我后来的‘联合国’与‘唐诗后著’碑林三系等规模的装置艺术。”
1976年谷文达分配到上海木雕一厂工作,197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师从山水画大师陆俨少,1981年留校任教,1987年移居美国纽约,而后有了三十年扎根美国的生活经历。谷文达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人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将错位、肢解的书法文字做水墨画,由此创建当代观念水墨艺术,水墨装置艺术和水墨行为艺术,他的前卫艺术作品包括水墨装置《墨“炼金”术》、《茶“炼金”术》、人体材料之头发装置《联合国》、大型公众艺术项目《天堂红灯——茶宫》、石碑镌刻作品《碑林:唐诗后著》等,开拓出跨越主流文化的多元视野,其观念及创新作品在中西方引起了热议。

谷文达与他的早期山水画
从木雕到水墨,谷文达的三个选择和两条平行线
四十年前的1978年,谷文达二十三岁,正在集中心思备考浙江美院陆俨少的山水画研究生,那时国画书法等专业在全国进行第一届招生,在东阳木雕厂边工作边复习的谷文达赶上了招考的第一波潮流。谷文达向“澎湃新闻”讲述考研的情形:“当时复习考研究生很难,毕竟全国招五个,而且没有年龄限制,不像我们现在招研究生都是同年,那个时候因为“文革”十年没有招生了,所以社会上云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印象中我当时只是考考而已,根本不考虑我能够被录取?!?/p>
1978年的春节,在谷文达的家里最普通不过,这个开明的精英式家庭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然而对于谷文达来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年他为了抓紧时间复习,自告奋勇做木雕工厂的晚间安保,由于需要夜晚执勤,谷文达顺理成章地住在了工厂里,如此一来就会节省往返工厂的时间,以便工作之余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艺术中去。这段边工作边考研的经历让谷文达的1978年充裕而艰难,他这样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家里,我在吃饭桌上画画,家人来跟我说要吃晚饭了,把画先收了,我就恼火了,我说我要画画,家里出来吃饭我就把八仙桌掀翻掉。当时就是完全投入,十年里面第一次招生,这个十年得积累多少难度?!?/p>
浙江美院山水画专业“文革”后的第一次招生最终录取了卓鹤君,周凯,王建,孙永和谷文达。

谷文达等与其恩师陆俨少(右二)
谷文达在其中年纪算小,采访中他感叹七八十年代的三个选择让他恰好踏上阶梯式进修的每一步:1973年被工艺美校录取、1978年考上浙江美院、1987年移居美国成为职业艺术家。工艺美校的中国东阳浮雕为谷文达打下了传统工艺基础,浙江美院研修传统山水画、文人画使他成为科班美术生,接受了西方书籍的思想洗礼。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大发展相互交织,他在踏入浙江美院的同时中国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谷文达经历了自己艺术生涯的两条平行线:传统水墨和当代艺术并行而进,催生了当代水墨。谷文达表示,“任何艺术潮流和社会文化、政治背景都有关系,它不是一个独立现象,所以我感觉当代水墨实际上得益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p>

谷文达浙美期间的作业
谷文达在西方现代主义舶来之后感受到的国际形势,是改革开放后至今运行的两大奇迹,一是美国从强国之一上升至超级大国,一是中国从贫穷之国变为经济大国,谷文达踏着这两条大时代背景下的平行线往返于东海岸的奇迹之间,谷文达认为自己的初衷和性格不会随着时代改变,而这之外的东西会随着环境变化的,“大时代下个人的选择实际上是非常小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都不了解中国和水墨,世界美术史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一部分就是从改革开放这40年开始的,40年的奋斗实际上是为了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是存在的,另外,中国当代艺术自己本身也一直在奋斗?!?/p>

谷文达《联合国纪念碑:天坛》
回望1978,中国的包罗万象可能会产生一个奇迹
“八五新潮”没有私营的美术馆和画廊,为了将小圈子里的艺术交流扩大影响至社会主流意识,艺术家将作品打入公立美术馆作为前卫挑战,也由此诞生了谷文达认为的中国当代艺术40年发展的三座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是 19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no u turn中国前卫艺术展”;第二是1996年上海美术馆建立上海双年展;第三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体制内的首家当代艺术馆于2012年诞生。谷文达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认为在美术馆做当代艺术很早就不是前沿了,艺术家要拓展当代艺术的领域,以多元的方式改变小众与非主流的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也在这40年逐渐进入国际视野,而谷文达当代艺术的探索离不开中国传统基因的根植和笔墨横姿的挥洒,他曾将中国人头发上的基因制成生物墨,采用中国的绿茶做宣纸,在绿茶纸上泼墨就使茶文化和中国基因变成中国传统的载体。谷文达到美国之后对传统的理解更加深入,他认为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壤更能了解自己的根基,面对不同以往的参考系,才更加真切地发觉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纸炼金术》
巡游于中国上海和美国纽约、科班学国画后从事当代艺术,谷文达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实际上是同时进行最新的技术和过去的技术,两头补课,这是中国的特性。过去的东西要补回来,西方的现代主义东西要追赶,所以中国是个万花筒,世界上所有的各种主义在一个时间里面出现了,这个交替以后可能会产生特别的现象?!?/p>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今日中国以更加包容自信、开放谦和、海纳百川的心态迎接多元文化的交汇和融合,谷文达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接受新东西时可以跳跃式发展,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一批东西后易有固定的成见,而当时的中国可以接受和引进最新的东西,最后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是西方先进国家没有的。
编辑:杨岚
关键词:谷文达 中国 艺术 陆俨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