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接待游客近4亿 应用多种“黑科技” 春节旅游掀“智慧潮”
旅游正在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经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另一项数据显示,“外出旅游”成为仅次于“回家探亲”的第二大春节出行动机。在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中,互联网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尤其是今年春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纷纷应用于各类旅游场景中,在方便国人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进程。
新华社图
新技术百花齐放
今年春节,不少游客发现,许多景区已经无需游客们排队使用现金购买纸质门票,手机扫码即可进入游玩。据了解,单是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飞猪,在春节期间参与建设的无纸化景区,就有近100家。
各大在线旅游平台还开启了多项春节旅游优惠活动。打开携程手机客户端,映入眼帘的是“春节门票3折起”的标志。点击进入,可以看见各类春节热门景点的门票打折信息和红包促销优惠。
与此同时,随着春运旅游市场的火爆,各大在线旅游网站也运用各种“黑科技”,吸引点击量的上升。比如,去哪儿网宣布上线全网首家语音搜索火车票功能。进入该网火车票搜索页面,只需简单一句话,10秒钟即可出现车次信息。携程也在春节期间上线新版“机器人酒店前台”服务。据携程大住宿事业群商务拓展总监陈笑天介绍,该平台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在终端上刷身份证后,不仅能自动查验身份信息,还能同步匹配订单信息,消费者可自助完成办理入住、离店等操作。而早在2017年12月,阿里巴巴就公布了最新研发的语音购票、刷脸进站、智能客流分析等多项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落地和在线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未来语音购票、刷脸办签证、扫码进景区等功能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标配”。
国人热衷在线行
北京人喜欢去三亚度假,海南人喜欢去中原地区,陕西人热衷新疆旅游,江浙沪地区的人们偏爱北方。如果选择出境旅游,中国游客最青睐的国家分别是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
这是阿里巴巴统计出来的中国人春节旅游“路线图”。过去,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们从来不敢想象能够得到如此细致、翔实的行业数据。如今,在线旅游市场的火爆,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让旅游业的“数字化”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据了解,2012-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保持在30%以上。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3.76亿,较2016年底增长7657万人,增长率为25.6%;同时,在线旅行预订使用比例达到48.7%,较上年提升7.8个百分点。网上预订火车票、机票、酒店和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比例分别为39.3%、23%、25.1%和11.5%。
上述数字表明,中国人的旅游消费习惯正在迅速发生着变化。过去只能在线下进行的购票、出行、住宿预定等流程,现在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完成。日益简单方便的操作流程,也催生出大量的在线旅游用户。据了解,春节前夕,单是携程旅游这一平台就已经有数十万来自于近200个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者,通过携程网站、APP等平台预订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旅游、当地玩乐等产品,可到达68个国家、海内外700多个目的地城市,最远到达南极,最长行程可达到29天。
智慧旅游成趋势
今年春节,“智慧旅游”成为各地热门景区的“关键词”。
为迎接春节旅游高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的云南民族村实现线上线下售票一体化,开通了“一部手机游云南”专用通道,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加快检票效率。景区还建设了“智慧厕所”,可实现厕位、空气质量、采光和人流量监测以及结果公开显示的效果。
无独有偶,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理方在春节假日期间创新推出了“码上游黄山”活动,游客扫描售票窗口旁的二维码购票即可刷码入园,可以节省排队时间,有效控制流量。
春节期间各地景区掀起的“智慧热”,是全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的缩影。如今,“智慧旅游”已被纳入各省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之中。日前,甘肃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该省将基本建成“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智慧旅游体系,实现“一部手机游甘肃”,全省智慧旅游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河北省也提出,要建设集旅游行政办公、市场监管、产业监测为一体的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通过一体化的游客服务门户网,为游客提供酒店、交通、餐饮、购物、商务、娱乐等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同时建设“网上河北”虚拟景区和智能导游系统等。到2020年,全省4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能导游、在线预订和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有分析指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的态势下,谁能抢抓“智慧旅游”建设的关键机遇期,谁就有望占领未来旅游市场的制高点。而春节作为每年旅游市场的爆发点,则是“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最好的助推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旅游 春节 游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