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过节快乐就好,别拿东土西洋说事儿
近两日,网上有个文章,传疯了。说的是德国有个小镇,叫迪特福特,每到二月(换算一下,就是咱中国的农历正月),过起咱们大中华的春节来了。自然,他们不叫春节,而叫“中国狂欢节”。
多新鲜?。?/p>
这新鲜感伴随着浓浓的自豪感,充溢胸膛:原来,咱们中国的节日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西洋人呢!这让刚被疯狂的西洋节日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碾压过的中国人,长长地舒了一口闷气。
大家应该还记得,每年,过西洋节日的时候,总有一大批遗老遗少,对西风劲吹,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闻风而动,沦陷于西洋文化痛心疾首,长叹短嘘。如今,看到西洋人也在我们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里匍匐,该山呼万岁了吧。
殊不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过节,并不看它起源于哪里,是欧美的也罢,印度埃及的也罢,只要好玩,会统统拿过来的。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并不是儿童的特权,成年人也不例外。人活着,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玩,玩得痛快、开心、祥和、舒服。这说法崇高得很,很多伟人都有类似表述。君不见,近年来,我们不是凭空创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节日么?比如双十一节。图个啥?不就是为了好玩么?
给节日赋予太多的政治色彩,以为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就是不要祖宗,照这个逻辑来推演,那么,这个德国小镇,是最彻底的崇中媚华,而且崇的媚的是满清时候的中华。你看看,他们拖着清朝的长辫,戴着中式礼帽,挂着旧中国人的胡子,穿唐装,抬轿子,放花炮,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表演旧中国味十足的节目:“皇帝”会在簇拥下到“金銮殿”宣读《告臣民书》,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镇富民安。演奏中国人德国人甚至无论哪里人都听不懂的——“巴伐利亚中国国歌”,甚至还有“选妃”。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旧中国人的春节狂欢的标配?我们中的大多数,看到这个景象,一定会以为自己是个“假中国人”吧?因为,21世纪的我们,谁还如此过春节,人们一定将其当怪物看。
那些号称中国文化的捍卫者的遗老遗少们,你们敢试试么?
可是,从来没见哪一位西洋文化的捍卫者,跳出来指斥迪特福特镇奴颜媚骨,甘心拜倒在中国旧文化的脚下。
通常来说,神经脆弱者总会坚决地不自信,疑神疑鬼,看到他人交谈,也以为在嚼自己的舌根,晒自己的烂絮被。遗老遗少们,就是如此神经质。
神经脆弱的人,偏偏又表现出自大狂的特性。面对德国小镇比我们中国人还中国地过春节,有些人飘飘然起来,以为这是咱们大中华强大起来了,将要征服西方的证据??墒?,事实特喜欢对这种人打脸。有资料显示,迪特福特镇人过“中国狂欢节”,是始于1928年的。那个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和“强大”两字,拿强力胶也捏合不到一块儿。
过节就过节,快乐就好,别拿东土西洋说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西洋 过节 快乐 别拿 东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