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在“静静的春节”聆听文化心跳
在“静静的春节”聆听文化心跳(人民时评)
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喧闹,但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环卫工人一席话,道出今年不少城市的新风尚。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年实施;天津外环线以内迎来第一个“不闻鞭炮声”的春节;海南发布最严“禁燃令”,各县市落实不力将被问责;刚刚成立不久的雄安新区也实施了严格限制燃放的规定……“狗年的春节静悄悄?!庇型逊⒊稣庋母锌?。
鞭炮声少了,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减少?;繁2渴菹允荆?018年除夕夜全国338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好转,PM2.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除夕夜下降22.1%。以北京为例,除夕当天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数同比下降42%,火情同比下降52%,实现了五环路内“零伤情”“零火情”的预期目标。在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禁放区“零燃放”,市民碰到宣传禁令的街道工作人员,都会纷纷摆手:“你们不用讲了,今年我们都记得!”绿色、环保、无烟的春节,在不少城市已经成为春节的新风尚。
不过,“禁燃令”也仍然受到另一角度的质疑:不让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是年味就淡了?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不是就丢了?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已有千年。然而,传统和习俗并非就意味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只有让传统和习俗在时间延续中找到与当下时代处境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
燃放烟花爆竹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绵延在精神中。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喧闹,但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今年新春,不少人选择一家子走入影院看一部贺岁片,轻松而欢乐;不少网友响应“牵妈妈的手”活动,在网上晒出和妈妈的照片,感恩母爱……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背后却是中国年传递出的“古老”幸福??梢运?,中国年的真正魅力本就不在外表,而在团圆、祥和、重视家庭的内里。
能否合理引导年俗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类的“治理考题”。今天,环境治理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把“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合理、合法的“禁燃令”绝非断裂古今,而是确保老百姓生活质量、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必然选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转变思路,不只做摈弃陋习的监督者,更做新风尚的推动人,比如为祭祖的民众免费发放鲜花代替鞭炮,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电子鞭炮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安全绿色的选择。众人合力、大家齐心,年味一点没淡,反而越来越浓。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倒计时地数着数字进行新年狂欢,而是静静地“守岁”,“守着只有在这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来去匆匆的生命时间的珍贵”。以绿色、文明、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方式传承这份时光财富,春节这一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才能成为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时间象征。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春节 绿色 新风尚 年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