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上海构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
上海市将旅游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旅游供给,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逐步提升。
游客在上海豫园观灯。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目前,上海构建起旅游业与文化、商务、体育、工业、农业、科技、卫生、金融、交通、气象等融合发展的“1+10+n”大旅游产业体系
中国旅游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面对新的机遇,上海确立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
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升。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介绍,近年来,上海旅游积极融入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旅游供给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逐步提升。
其中,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开放运营,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持续提升能级,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陆家嘴等区域强化旅游功能,世博园区、临港地区、徐汇滨江等国际化旅游新地标不断涌现。
据统计,2017年上海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485亿元,同比增长15.7%;2013年至2017年,上海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7.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始终保持在6.2%以上的水平。
上?!奥糜?”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已基本构建。按照“综合产业综合抓”的要求,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合力,构建起旅游业与文化、商务、体育、工业、农业、科技、卫生、金融、交通、气象等融合发展的“1+10+n”大旅游产业体系。
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A级景区101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特色文化博物馆约120个,达标工业旅游景点67个,体育旅游休闲基地13个。上海共有星级饭店229家,旅行社1600余家。上海港邮轮旅客年吞吐量300万人次左右,稳居国际邮轮母港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位置。
让游客“乐游上?!?/p>
近年来,上海在各类全球旅游城市权威排行榜中居于前列,先后斩获世界旅游大奖组委会发布的“世界旅游大奖—2017亚洲领先节庆及活动目的地”,万事达公司发布的“2017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中国大陆最受外国游客欢迎城市”等荣誉,上海国际化全球旅游目的地形象已基本树立。
上海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美国纽约、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城市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2017中澳旅游年”(悉尼)上海周等活动,制作了国内首部VR版本的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我们的上?!?。2017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达到873.0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数达到3.18亿人次;2013年至2017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年均增长达到3.6%,国内游客数年均增长5.2%。
与此同时,上海主动适应智慧城市发展格局,健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55个旅游公共服务中心,188个社区服务站,330余个地铁服务点;形成旅游集散三级站点网络,开发旅游线路170余条;规范设置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识和停车场引导标识;近三年新建、改扩建455座旅游厕所,基本形成了安全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同时,构建起以旅行社、酒店、景点为重点的旅游安全和应急网络,在全国率先实施A级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管理,市民游客可以通过“上海发布”“乐游上?!蔽⑿殴诤藕投酵⑸虾B糜握裢惹?查询到这些A级景区的实时客流量、舒适度等信息。
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至2035年,全市年入境境外旅客总量达到1400万人次。
下一步,上海将统筹推进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环境全方位升级,全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力争至202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左右,入境游客人数达9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3.6亿人次。
培育一批世界级旅游精品。以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科学布局旅游项目,优化提升重点区域。打造“本土第一、世界精品”的黄浦江旅游休闲区,高标准规划水上游览新线路、新产品、新服务,高品质布局沿江景观带、游览区、服务点,加强水岸联动,激活浦江游览;建设综合性邮轮旅游目的地,加快邮轮港口及周边功能项目布局,开发邮轮入境游精品线路。加快沪郊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持续放大迪士尼主题乐园辐射效应,全面提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临港等地区旅游能级,支持建设郊野公园、旅游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形成一批市民游客周末休闲好去处。
打造“精彩上海、品质之旅”城市旅游新形象。围绕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目标任务,深挖上海城市旅游形象内涵,构建“精彩上海、品质之旅”形象认知系统和传播体系。打造以上海旅游节为主体、“一区一品”为支撑的旅游节庆活动,营造“处处有精彩,区区都精彩,四季皆精彩”的旅游市场氛围。实施“上海礼物”计划,打造一批体现上海品质,展示中国制造的旅游纪念品、伴手礼。探索构建全媒体旅游形象推广机制,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等契机,全力向境内外宾客展示“精彩上海、品质之旅”城市旅游新形象。
提升旅游业综合贡献度。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要求,全面实施“旅游+”深度融合战略,优化购物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都市旅游传统形态,加快培育水上旅游、邮轮旅游、科技旅游、沪郊生态旅游等新业态,鼓励探索定制游、深度体验游等新模式,持续扩大旅游消费。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落实“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的目标任务,巩固和推广黄浦、青浦、崇明、松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经验,支持有条件的街镇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建设,打造“处处是景、时时宜游”的全新局面。
营造更加友好、有序、优质的旅游环境。着眼于大众化、自由行旅游时代要求,以高品质、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为根本要求,完善“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三级服务设施网络,同时形成一个智能化的旅游信息管理和发布平台、一个综合性旅游大数据中心、一个精细化旅游服务热线,全力打造“宜游”上海旅游服务圈。注重旅游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和预警,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监管和安全管理水平。注重旅游人才培养,建设国际化的上海旅游智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则瑾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旅游 上海 产业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