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川藏线上流动的“航标”——记雪线邮路藏族驾驶员其美多吉
新华社成都2月9日电题:川藏线上流动的“航标”————记雪线邮路藏族驾驶员其美多吉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魏兆阳
2月的川西高原,凛冽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花再次席卷川藏线。春节将至,这条云端上的“天路”迎来最萧索、冷清的季节,人们迫不及待地朝着家的方向奔去。
中国邮政甘孜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其美多吉依旧驾驶着邮车,往返在甘孜县与德格县之间。这段路程是四川省甘孜州绵延5866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最危险的一段。而其美多吉,是这条邮路上坚守了29年的“航标”。
万家团圆时,他总是回家路上的逆行者
2月6日,与以往每个离别的清晨一样,1岁3个月的昂文群培紧紧地抱着爷爷不肯撒手。其美多吉在孙子脸上吻了又吻,又捋了捋妻子的头发,转身一步跨上了邮车。
1954年12月15日,随着川藏公路的开通,两辆崭新的邮政汽车满载着祖国内地发往西藏的上万件邮件,从成都出发,经康定、德格、昌都,直抵拉萨,开启了川藏干线汽车邮路的历史。
64年来,纵使川藏线上再多艰险,邮车也没有一天断档,没有出过一次大的交通事故。在大伙心目中,川藏线上那抹流动的绿,就是保障安全的“航标”。
其美多吉曾有过一天之内帮20多辆军车开过冰雪路段的纪录。
每当“风搅雪”来临,人们无法分清天空和大地时,他总是稳稳地驾着邮车,在冰雪上碾出第一道辙。其余车辆则列队紧随其后,在绿色“大块头”的带领下,颤颤巍巍地开过最艰险的路段。
然而,航标总是孤独的。许多本该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他却成了家的逆行者。
29年来,他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
“你看外面,除了天上的老鹰,就是地下的邮车,连雪猪子(旱?。┒级阍谘┑紫铝?。”车窗外,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无尽的长路似乎通往世界的尽头。
“我小时候,高原上的车很少,除了军车就是邮车。在我的家乡,第一份报纸和中专生的录取通知都是邮递员送来的。一看到邮车,乡亲们就站在路边不停地挥手。要是能当上邮车司机,多光荣、多神气?。 ?/p>
其美多吉的脸庞棱角分明,肤色黝黑。年轻时,他与后来成为歌星的亚东一起开过大货车。两人都有着好嗓子,甚至眉眼间都有些相似。
“后来嘛,亚东还约过我一起出去搞演艺。我嘛,还是喜欢开车。唱歌嘛,路上也可以唱嘛?!逼涿蓝嗉盟排ㄅú赜锟谝舻乃拇ɑ靶ψ潘?。
甘孜与德格之间209公里的邮路,是其美多吉的舞台和江湖。
29年来,他6000多次往返于这条路上,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5圈,也相当于两次往返地球和月球。
这段邮路是其他省份邮件进入西藏前,四川境内最后一段邮路,也是最艰险的畏途。一提起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许多人就脚打颤。
去年8月,记者曾跟随其美多吉翻越这座有着“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大山。
车轮碾过之处,尘土卷着碎石滚下悬崖。俯瞰窗外,随时可见葬身谷底的汽车残骸。而身边的其美多吉,却把载重12吨的庞然大物操控得像一条灵巧的水蛇。
鬼招手、燕子窝、老虎嘴、陡石门……一个个地名带着凶险,也藏着伤心的往事。
他已记不清在这条路上参与过多少次车祸救援,极少有人生还。
2000年,他和同事邓珠曾在山上遭遇雪崩。虽然道班就在徒步可达的地方,但为了?;び始踩?,他们死守邮车,用加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走了两天两夜。
21年前,同事吕幸福在翻越海拔5050米的垭口后,突发高原性肺气肿,将36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雀儿山。此后,每一次经过垭口,其美多吉都会为他撒上一把“龙达”(祈求保佑的纸幡)。
千钧一发时,他用生命捍卫邮车安全
2011年,其美多吉48岁。藏族人也相信,“本命年”里会经历磨难。
7月的一个清晨,即将结婚的大儿子猝死。他生前是甘孜县邮政公司的投递员,也是雪线邮路上的一员。
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夫妇俩非常伤心??实钠涿蓝嗉涞贸聊蜒浴?/p>
有人劝他休息,但妻子深知,只有开上邮车,丈夫才能打起精神。
就在经历丧子之痛一年后,灾难再次降临。
2012年7月的一天,他驾驶邮车途经国道318线雅安市天全县的新沟。在一陡坡处,车速减缓。突然,路边跳出一群歹徒,有人挥舞砍刀,有人拿着铁棒和电棍,窜到车前,将邮车团团围住。
同事还在后方几公里,车厢上的铁锁无论如何也招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围攻。为了争取时间,其美多吉没有犹豫便下车直面歹徒。
来不及反应,刀和棍棒已齐齐落下。
那一天,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
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一个星期,他挣扎着捡回了一条命。
老家的亲戚们听说其美多吉被歹徒砍成重伤,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要为他报仇。其美多吉和妻子再三劝说:“要相信国家,相信法律,不要以恶报恶……”
手术3个月后,他的左手依然不能合拢。成都多家医院都是相同的诊断——肌腱断裂,复原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其美多吉不得不提前“退休”。
历尽劫难的他满身伤痕、心如刀割,却不愿认命。
无论大医院还是小诊所,不管理疗还是吃药,只要听说有用,他们就立刻赶过去……
一位老中医教给他一套“破坏性康复疗法”——通过强制弄断僵硬的组织,再让它重新愈合。这个过程如同再经历一次伤痛,每次完成康复训练,他都疼得满身大汗,被咬破的嘴唇滴着鲜血。
两个月后,奇迹出现——左手的运动机能竟然恢复了。
同事们心疼他,劝他别再开车。但妻子知道,这个倔强的男人,重返雪线邮路,才能找回丢失的魂。
回归车队的那一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却转身把哈达系上了邮车。
踩离合,挂排挡,轰油门。邮车启动,其美多吉感到,逝去的儿子和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邮车就像是我的第二个爱人,我怎么可能放弃呢?”他线条硬朗的脸庞上写满了历经风雨后的温和与淡定。
如今,小儿子在甘孜县邮政公司从事车辆调度,爷俩成了邮运战线上的父子兵。
他说,是父亲的顽强和担当感召了他。“阿爸和阿哥都在雪线邮路上奋斗了一辈子。我也想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成为他们的骄傲?!?/p>
不止儿子,徒弟们也都成了独当一面的骨干。
去年,六个康巴汉子、两个汉族小伙,在其美多吉的带领下安全行驶43.4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13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3万件?;ㄐ鸥悄昴曛柿咳臁?/p>
邮车师傅技术好、路况熟,川藏线上无人不知,来“挖”他的人也不少。
“企业培养了我,我的命也是企业帮我捡回来的,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他一边装卸着邮包一边说,朴实得像雀儿山上的一块顽石。
川藏线,有一抹流动的绿永不停息
雪线邮路上的日子,窗外的风景一直很单调。
然而,从一位位邮政职工、道班工人、汽车司机、交通民警、运管人员的讲述中,记者发现,其美多吉的世界一直很精彩。
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哪里有了争执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调解员。
29年来,他带在车里的氧气罐和药品,在漫天风雪、进退无路的危难关头,挽救过上百陌生人的生命。
邮车路过雀儿山五道班时,大黑狗“莽子”摇着尾巴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道班工人眼里,其美多吉是信使,更是亲人。带着独特节奏的鸣笛,驱散着生命禁区的孤独,送来的报纸和家书更是滋养精神世界的营养。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高原上的包裹也越来越多。“我不懂网购,但是我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高兴。”
其美多吉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热爱工作的普通人”。他说,雪域高原上,像他这样与死亡擦肩而过后依然决绝坚守的人还有很多。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杜卫红说,中国邮政普遍服务是党和国家赋予人民邮政的神圣使命,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直到现在,四川藏区一些偏远的邮政所全年收入都不足百元,但为了当地百姓的便利,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邮政人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一代又一代。
云端上的29年,其美多吉也见证着祖国的巨大扶持,亲历了家乡的巨变。去年10月,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老百姓常跟我说,看到我的邮车,读上报纸杂志,就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在自己身边。”
如今,历时5年修建、全长7公里的雀儿山隧道已正式通车,将邮车翻山的时间从两个小时缩短到10分钟内。
其美多吉说,他其实很怀念那些步步惊心的日子?!罢饫镉形颐堑那啻汉腿妊形叶拥幕??!?/p>
寒风再起,拍打在挡风玻璃上的雪花已变成冰碴。其美多吉的话反复萦绕在耳边——“无论道路多么艰险,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只要雪线邮路在,这抹流动的绿就将永不停息?!?/p>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邮车 邮路 川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