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拿创新幌子跨越“底线”
“在线人数122万,参与答题的却有140多万,这是为啥?”“第六题总共7000多人答错,复活的却有1.3万人,怎么回事?”如果玩过直播答题,想必对这些质疑并不陌生,有网友甚至在最终通关的名单中,发现有重名者、粉丝为零的“僵尸用户”。直播平台是否存在人数造假、奖金注水等行为,尚需专业技术认定,还不能断言,但用户对直播答题的质疑却必须重视:以创新为名,也不能跨越“底线”。
直播答题是新玩法,但作为载体的平台却有老问题。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直播业务需要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然而现有的直播平台并非都具备完整资质。直播作为一种新媒体业态,兼具实时性强、表现形式多等优势,不仅传播效率高,而且受众范围广。然而站上风口的各资方一味“撒币”,纵容内容粗糙的劣质平台挤入公众视野,不仅会破坏整个直播行业生态,还会对广大受众造成恶劣影响。用法律规范不良倾向,势在必行!
是否有许可证,还只是直播答题面临的众多合法性问题之一。作为巨大的流量入口,如何保证参与者的隐私安全?如何避免在线人数造假、获奖名单注水乱象,确保公平公正?有的节目一次性送出巨额奖金,是否依法纳税?这些问题看似细枝末节,实则决定直播答题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而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运营监管,也要直播平台提高答题过程的透明度、公开度,特别是涉及奖金分配、用户参与的环节,应设置相应渠道,接受外界监督。
互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催化剂,推动新事物、新模式、新媒介层出不穷,造福人类生活。然而就像直播问答、直播平台一样,“新”不代表着可以逾越规则的边界,“有待完善”也不能成为损害公共利益的借口。如何依法直播、规范直播?如何更好地将以直播答题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态、新形式纳入法治轨道,实现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是平台方、监管者都绕不过去的时代课题。
前段时间,北京市相关部门破获“Peepla”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涉案公司首席技术官等8人被刑事拘留,此案成为我国同时追究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刑事责任第一案;去年底,北京网信办就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约谈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客户端负责人,责令企业关停部分频道进行整改;不久前,北京网信办针对“花钱买热搜”问题约谈新浪微博……执法部门雷霆行动,体现了依法规范互联网发展的坚定立场。而当下处于风口浪尖的直播答题,更当以此为鉴,切忌挑战法律。
当然,所有新生事物都会经历成长期,甚至可能重塑既有利益格局。因此在守住规则底线的同时,即使稍有瑕疵,也不能随意将新业态、新模式一棍子打死。直播答题亦是如此,只有在法治轨道上循序渐进,不断打磨雕琢、逐个破解难题,才能让这场关于知识的游戏能长久地玩下去。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直播 答题 平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