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新华社杭州2月7日电(记者冯源、段菁菁)过杭州西泠桥,行孤山路,路边一处白墙黑瓦的月洞门里就是素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的西泠印社。2月6日,西泠印社社长、103岁的饶宗颐在香港去世。
2011年12月13日,被尊称为“饶公”的饶宗颐经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选举,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翌年6月29日,时年97岁的他来到孤山脚下的西泠印社,在前临莲池的柏堂里,濡墨挥毫,挥就四个苍劲大字:“播芳六合”。
“‘六合’是为天地,就是世界?!比淖谝酶楸屎蠼馐退担M縻鲇∩绲纳?,如花朵芬芳,播撒天地六合之间。看到晚清朴学大师俞樾题写的“柏堂”匾额,看到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写下的“西泠印社”,他动情地表示,有幸当选社长,自己脸上有光。
1904年,丁仁、王禔、吴隐和叶铭等四位浙派金石书画名家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发起成立西泠印社。它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研究中国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学术团体,也是中国现有的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
西泠印社社长一职有“宁缺勿滥”的传统,1913年,海派大师吴昌硕被公推为首任社长。他去世21年后,1948年,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出任第二任社长。在马衡之后,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和启功先后担任社长。从启功先生去世,到饶宗颐先生接任,中间又隔了6年多。
“社长的位置太重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教授曾提到过一种说法,西泠印社社长人选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艺术大师,二是学术泰斗,三是文化名人,历史上的诸位社长均是三者齐备。
饶宗颐先生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中外交流史等多个学科领域贡献卓著,同时在诗、书、琴、画方面也卓有成就,书法植根于金石,而画作则擅长山水与人物。
因此,在当时社长长期空缺的情况下,他自然被视作不二人选。2011年10月,西泠印社专程派人前往香港拜访,饶公欣然接受了延请。
陈振濂回顾说,饶公出任社长,为西泠印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确定一个高度?!白魑倌昝?,西泠印社担负着文化复兴的责任,而饶公是其中的核心。”当年12月,饶公在香港接过西泠印社社长证书,成为百年名社第七位社长。
2013年10月22日,西泠印社举行110年社庆活动,当时的饶公已经98岁,虽未能亲临杭州,却专门书写了“金坚石固”的条幅,并录制了视频向印社同人致意,号召社员要把金石篆刻、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饶公一直主张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出去’,主张西泠印社要‘走出去’。过去我们落后,所以有‘西学东渐’,而他则强调要‘东学西渐’?!背抡皴ニ?,近年来,西泠印社也有所尝试,例如举办了“篆物铭形——图形印与非汉字系统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把研究范围从中国传统的印学研究领域拓展到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滚筒印、古埃及圣甲虫印、古代日本丝印等印学新课题。
“如何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艺术领域深切地表达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和经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摆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界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孙佳山博士认为,饶宗颐先生的治学经略,深刻体现了他学贯中西的理论气魄和融汇古今的知识修养。(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印社 西泠印社 饶宗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