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经济发展新时代离不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有观点认为,这体现的是“国进民退”问题,并对此表示担忧。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比于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更能反映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规模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月度数据,截至2017年11月,我国私营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累计251378.9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累计494804.4亿元,二者之比为0.51,高于2016年同期的0.49和2015年同期的0.48;私营工业企业净资产累计121731.3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净资产总额累计199056.9亿元,二者之比为0.61,与2016年同期持平,但高于2015年同期的0.59。总体而言,私营经济在规模上保持了相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增长态势,可见,“国进民退”的论调缺乏足够的事实依据。私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落后于国有控股企业,这反映的不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规模变化,而是反映了二者在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时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绩效。
“国进民退”论调以绝对对立的思维来看待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否认了两种所有制经济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背后渗透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偏见。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国有经济因激励约束机制先天不足而缺乏经济效率,只有民营经济具有经济效率,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必然是民营经济成为唯一的市场主体,国有经济仅仅存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种认识下,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被视为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而被归因于政府授予的某些经济特权,“国进民退”被视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倒退,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扭曲。
上述认识的要害在于,将经济效率简化为对行为的激励约束,忽视了作为行为前提的生产组织方式的社会化过程,而这种社会化过程恰恰是国有经济存在的根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性超越的依据。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依托于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国有经济能够做大做强,能够显示出优于民营经济的效率优势。将国有经济发展与经济特权画等号的观点,不是出自于真正的科学研究,而是源于私人资本的利益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国有经济否定民营经济,也不能用民营经济否定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跨越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功能。不仅如此,国有经济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解放和发展多层次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民营经济从业者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国有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所有制形态,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生产力布局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包括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与自然的良性关系等方面。民营经济以利润为导向,有着比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微观层面的生产和流通中具有较高的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在合作中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离不开国有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布局和发展的推动,也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经营效率优势。只有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顺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条件下弯道超车、完成跨越式发展。
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主要以企业的形式存在和发展,两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关系,这限制了二者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企业内的有机结合,使两种所有制经济以资本融合的方式结成共生共赢关系,这有利于弥合利益冲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党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庄严承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和支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不断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原则?!肮裢恕甭鄣鞯恼媸狄馔际欠穸òü芯迷谀诘墓兄凭玫睦泛侠硇?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否定,是对两个毫不动摇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坚决回击。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经济 民营 共同发展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