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一个民族乡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梦想
——毕节市可乐彝族苗族乡“夜郎文化”遗址再开发

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所在地,摄于开发前。

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出土的文物。
在多彩贵州,获得国家文物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遵义市的海龙屯村(村里有亚洲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它是贵州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编者注),另外一个是毕节市赫章县的可乐彝族苗族乡(这里有古代夜郎时期南夷民族墓葬108座,还有一些奇特的埋葬习俗及民族特色浓郁的随葬器物——编者注)。可乐乡拥有“夜郎文化”这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名片,从本世纪初面世时的举国轰动,到后来建设时因争论而贻误发展良机,当地失去了近二十载宝贵光阴。
深冬造访可乐乡,虽然天气寒冷,但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却如火如荼。今天的赫章人,对建设好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达成高度共识,正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计划把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当代精品、后世遗产?!笨衫窒绲澄榧乔刀杂诮ㄉ韬每衫止铱脊乓胖饭靶判穆?。
上篇:偏远民族乡有个国家级宝贝
可乐乡地处赫章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赫章县城60公里,辖19个行政村(社区)、120个村民小组,共11404户、42292人,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2%。
历史上的夜郎古国,是由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建立的,地域范围大致在湖南及贵州一带。近年来,由于看到夜郎文化在助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巨大价值,黔湘多县不断上演争夺夜郎古国都邑所属地的“好戏”。
贵州毕节的赫章县、遵义的桐梓县、铜仁的石阡县,还有湖南西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都是争夺夜郎古国都邑所属地与夜郎文化资源队伍中的一员。
然而,凭借在可乐乡古夜郎遗址中的巨大考古发现,赫章在“夜郎”之名的争夺中独占鳌头。
谁也说不清从何时起,可乐这个夜郎时期曾繁华显赫一时的重镇,从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多少年来,消失的夜郎文化陆续被人发现。当地农民耕地耙田时,不时从田边地角挖出蕴含着历史信息的残砖碎瓦;除草、割庄稼时,也偶尔看见被雨水冲刷后露出地皮的青铜器物。
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1960年至1961年,考古专家对可乐墓葬群进行第一次发掘,发现7座东汉时期的甲类墓,亦称汉式墓,出土陶、铜、铁器物数件,让人们隐约地嗅到了夜郎气息。
1977年,贵州省博物馆组成“可乐汉墓发掘队”进驻可乐遗址。这次发掘收获丰厚,出土的青铜器风格非常独特,类似的器物以往在贵州境内从未发现过。专家认为,它们与汉文化、滇文化、巴蜀文化、南越文化均不相同,应属贵州夜郎地区青铜文化,这为还原夜郎国提供了难得的素材??衫忠胖芬虼讼碛脊沤?。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考古人对可乐遗址情有独钟,坚持不懈地进行了8次发掘。
2001年9月至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在领队宋世坤研究员和所长粱太鹤研究员的率领下,第9次进驻可乐遗址。此次发掘了108座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出土文物547件,其中神奇的“套头葬”和其他一些奇特的埋葬方式以及许多独具特点的随葬器物,表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发现像磁石般吸引了考古界的关注,使发掘者兴奋不已。
宋世坤称,可乐遗址是“贵州青铜文化的殷墟,贵州考古的圣地”。粱太鹤认为,可乐考古是“近年来夜郎考古突破性的新进展”。
自此,考古发掘让可乐遗址从沉睡中醒来。2002年4月,可乐考古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再次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2010年10月,凭借珍贵的历史价值,可乐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下篇: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梦想为期不远
地处偏远的民族乡,获得了一张国家级文化名片,应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存在诸多争论,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迟迟未能正常进行。”屈炳业表示。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涉及到拆迁。在遗址公园建设的核心区,居住着一户叫施中一的人家。从遗址公园规划伊始,每次她打算搬离时,看到公园建设没有真正开始,就又住了下来,以至于后来工作人员再做动员时,施中一就说:“搬离可以,但前提是拆迁后公园必须开工建设,不能再拖了!”
“我和乡长还当场给她作了保证!”屈炳业说。
2017年8月,在多方努力下,总投资约33亿元的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终于动工。
“可乐遗址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把文物?;ぐ谠谑滓恢?,切实加大对文物?;さ牧Χ取!焙照孪匚榧橇踅ㄆ剿?,项目建设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提升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水平,确保建成后的项目极具特色、富有魅力。
屈炳业说,可乐乡立足夜郎文化资源禀赋,加快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力求将可乐遗址打造成中国最具魅力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把可乐乡建设成夜郎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心脏以及全国历史文化旅游胜地、贵州最具影响力的夜郎文化旅游圣地。
目前,赫章县政府委托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共同编制完成了《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为9.4平方公里,环境协调区为14平方公里,核心规划区为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规划区分为遗址展示片区、民族文化风情展示片区、旅游度假休闲片区、生态湿地观光农业展示片区等四大片区。遗址展示片区包括可乐遗址博物馆、夜郎考古遗址展示和夜郎王宫等3个项目;民族文化风情展示片区包括中寨彝族、顺山苗族、农场布依族等3个民族风情园;旅游度假休闲片区位于规划区南端,依托甲马石河谷自然风光,打造集度假、休闲、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度假休闲中心;生态湿地观光农业展示片区(农耕体验园)位于遗址公园核心地带,集中展示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河谷湿地景观。
可乐乡享有“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秦砖汉瓦,身置绿水青山,醉享民族风情”的美誉。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始终坚持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的理念。
当前,随着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不断推进,其辐射带动作用已初步凸显。
彝族姑娘文琴瞄准了遗址公园建起来后的旅游市场,成立了民族服饰加工厂。在去年彝族火把节期间,文琴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收入近10万元。尝到甜头的文琴,还在寻找合伙人,打算扩大工厂规模。
屈炳业2016年到可乐乡履新时,当地没有一家农家乐。如今,随着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农家乐逐渐火了起来,其中一家名为大丰收的农家乐,去年总收入逾60万元。此外,可乐乡各个村组的种植、养殖合作社,亦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发展起来,可乐猪、红露苹果等特产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乐、走进可乐。
得益于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带动,可乐乡正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2017年苗族花山节期间,5万多人涌入可乐乡。
如今,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加速建设。有了这一国家级文化项目的带动,可乐乡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不再遥远。
(本文图片由杜再江拍摄。)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遗址 考古 公园 国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