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25岁研究生自缢身亡,是谁害死了他?
又有一个年轻人自杀了!据媒体最新报道,1月29日凌晨,来自湖北天门的农家子弟、25岁的研究生罗正宇,在江岸区上海路一家小旅社自缢。
每当类似悲剧发生后,人们总要追问:是谁害死了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何况,这个年轻人才刚毕业不久,接触社会时间不长,为何走上了绝路?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无法承受的网贷,可能是逼迫罗正宇走上绝路的直接原因。他的家人从其遗物手机信息中,“发现了其支付宝仅余0.71元,13个手机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
罗正宇也在手机上留下了遗言:“在武汉玩了一年,什么事都没做。没什么遗产留下,借了一屁股债,不会还了。我太幼稚了,大人和我说的都是对的。可惜我明白太晚。都是我自己的错,对不起……”
此前,他的家人只知道他毕业后进入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等真相大白,才发现孩子说了谎,毕业后只是在武汉“流浪”,靠网贷度日。
面对这起悲剧,有些舆论将罪魁祸首指向网贷,但客观来说,罗正宇欠下的债务金额,还不至于高到“以命偿还”的地步。而以他的教育背景——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来说,找份收入稳定的工作,逐渐改善经济状况,也不是没有希望。
要剖析悲剧的根源,还要从更深层的因素思考。据罗正宇的老师、同学透露,“他自尊心很强,平时很少主动和同学交流,在同学群中很少冒泡,2017年就更少说话了”“他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就是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和人互动交流”。
而且,罗正宇的原生家庭问题也值得注意,据罗正宇父亲称,“儿子1岁时,他和前妻离异,他常年在外打工,儿子基本上由爷爷奶奶带大。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成绩优秀,没让他操什么心”。
一个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留守儿童”,内心深处往往是孤独的。只有站在罗正宇的立场上,回顾他的成长经历,才有可能理解他做出的抉择——他不想拖累家人,即使自己遇到了天大的麻烦,也不想告诉家人。
有个词叫“试错成本”,每个年轻人都会犯错,甚至走入人生误区,但如果家庭环境能给孩子更多的试错机会,减少他试错的代价,就会降低“试错成本”。而一个年轻人如果有一个足够包容的成长环境,社会和家庭能在其遇到困境时给予更多的支持,他可能就不会在遭遇挫折时走绝路。
罗正宇的不幸除了网贷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自身的性格因素之外,还在于他没有多少“试错成本”,孤独地对抗残酷的现实。如果他能和家人或者朋友沟通一下自己的难处,如果他家境殷实,即使“流浪”也无生存压力,那么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笔者注意到,多家媒体在报道、转述这起悲剧的时候,都会给罗正宇冠以“农家子弟”“25岁研究生”的身份标签。其实,与其说这是媒体刻意为之,不如说是对公众情绪和认知的屈从。
像罗正宇这样,身处残酷现实和生活无奈中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成本”,需要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孤独无助中,任何一根“稻草”都可能压垮绝望者,而一个年轻人在悔恨中怆然离世,无论如何都是社会悲剧。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罗正 正宇 年轻人 研究生 害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