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高速铁路拉长中国经济富裕线
编者按:
一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维度,一是这个市场的商品交易品类的数量,二是这个市场的总交易额。从很大程度上说,一个经济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增加可交易的商品品类,增大交易规模,市场的扩大实际也就是指这两个维度的同步扩大。但是,现实市场的扩大并不是理论的推理,它需要用切切实实的手段,去支撑这两个维度扩大的可能性。
网络图
对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来说,它需要一个巨大的设施将“区域化的市场经济”整合到全国范围内的大市场中,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大经济体市场的一体化。对中国市场来说,高铁网络就是这样的一种基础设施,当然更是一种组织工具。现在,密密匝匝的高铁网已经成为一种“市场之手”,它正在把从未向全国洞开的偏远或者贫困地区的诸多资源,托举到全国市场中。由此一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总体商品品类怎么会不增多?总的市场交易规模怎么会不扩大?偏远贫困地区怎么会不富裕?作为一种财富的赋能工具,随着高铁线路的延伸,我们欣喜地看到,偏远与贫困正在逐渐消失。假以时日,这两个词很有可能只会存在于语言里。
江西老区搭乘高铁经济列车“跑”全国
近年来,在中部省份江西,风驰电掣的高铁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和旖旎风景走向全国市场,开放型经济“跑”得越来越快。
一座高铁小站与一个山乡小镇的脱贫
高铁带来了机遇和人气,也带火了大山里的经济发展。
五府山地处江西省上饶县最南边,是中华蜜蜂的发源地,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条件优越。但受交通条件制约,五府山地区经济发展一度较为缓慢,四十八镇更是多年来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乡镇。
2015年6月,合福高铁的开通使这座远离尘嚣的山乡小镇直接迈入了“高铁时代”,引着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何金文是五府山的一家农家乐老板,高铁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在他家吃土菜、品蜂蜜,体验世外桃源的生活。
随着农家乐规模越来越大,老何今年还成立了金溪农业有限公司,不仅提供山区特色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还兼卖山货特产,一年下来,收入可达二十万元左右。
五府山车站不仅是老百姓出行的窗口,更是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村民们经?;岬侥抢锶ヌ愠∥?或者闲话家常。这个全国最小的高铁车站让村民们感到亲切,感到自豪。
如今的四十八镇, 即将摘除贫困村的帽子,越来越多的村民坐上高铁走出了大山,也通过搭乘“高铁经济列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条高铁线与一条旅游经济带的重新发现
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赣北地区赋予了别样的诗意气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城、“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的鄱阳湖、“陶舍重重倚岸开”的景德镇……而2017年底正式开通的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宛如一条金丝带,将散落的名山、名湖、名城、名村串联了起来。
家住福州的李杨,是一个陶瓷爱好者,对景德镇陶瓷情有独钟,过去他去景德镇游玩坐火车得花10多个小时。李杨介绍说,九景衢铁路开通后,福州到景德镇只需两个半小时左右,一个月内他已经3次带家人去景德镇游玩了。
高铁改变了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江西风景”借高铁加速驶往全国。以婺源县为例,九景衢铁路是继合福高铁后第二条途经婺源的高铁线路,当地交通区位进一步得到改善。婺源县2017年接待游客约2100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20%。
借力高铁东风,九景衢铁路沿线地区正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鄱阳县为例,当地正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接驳公路,规划建设火车站新区、火车站客运枢纽。
一张高铁网与一个中部省份的开放发展
近年来,江西高铁建设奋起直追,向莆、赣瑞龙铁路,沪昆、合福高铁等陆续通车,一改过去江西“高铁环绕省”的窘境。
2017年9月,武九高铁开通运营,打通了江西北上出省高铁通道,拉近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与武汉都市圈的时空距离。当年底,九景衢铁路建成通车,在赣北铁路网补上了“一横”,并与昌九城际和沪昆、合福高铁共同构建成“环鄱阳湖动车圈”。
交通一通,一通百通。借助日益成网的高铁,江西毗邻国内最活跃两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的区位优势逐渐得到发挥,对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得益于高铁拉近江西与“两角地区”的时空距离,住在上海、广东,工作在江西日益成为现实。在赣北湖口县,一家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聚集了30多名博士、100多名硕士。职业经理人的港台腔、广东腔、浙江腔,也早已让江西人司空见惯。
数据显示,2017年1月到10月,江西引进省外项目资金5192.83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的项目资金占比达65.63%。(记者 余贤红 南昌报道)
渝贵高铁把偏远山区拉入全国市场
1月25日上午7时34分,D8592次列车驶出贵阳北站,历时2小时20分钟到达重庆,标志着渝贵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贵州地区多为山地和丘陵,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交通建设的难度超出常人想象,渝贵铁路全线桥隧比更是高达75.4%。
“山门”打开,新机遇到来。对沿线群众来说,这条高铁的开通,不仅使重庆至贵阳的平均旅行时间从过去10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也为西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开辟了希望之路。
作为连接贵州和重庆的“桥头堡”,夏季气候凉爽、空气质量好和原生态农特产品成为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吸引重庆人的三大法宝。
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龙台村,村民杨杰将家里自建的三层楼改建成家庭旅馆,一楼自己住,二三楼腾出六间房十个床位给游客使用?!叭ツ?个月净赚近2万元,今年要把房间再升级改造。”杨杰说。
看中高铁开通后避暑经济再井喷的趋势,桐梓县的一家民营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了马鬃苗族乡,投入资金4亿元实施苗族风情旅游产业扶贫示范项目,以期能带动当地仅剩的108户贫困户脱贫。
龙台村村支书熊永锖说,得知高铁开通后重庆到桐梓才1个小时车程,很多重庆客人去年夏天过完,就把今年的房预定了。各村各寨都在忙着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扮靓了乡村美景,吸引更多游客来休闲度假。
“我认为渝贵铁路通道是双向的,在解决贵州所需的同时,更在承接重庆战略布局的辐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惫笾萋ι焦馗咝虑彻の笔榧恰⒐芪岣敝魅窝蠲胨?。
伍尔特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桐梓分公司位于桐梓县的贵州娄山关高新区,是一家德资企业,生产的微型变压器供应全球市场。公司员工李玺说,贵州最大的优势就是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原材料从重庆运来,产品经重庆出口销售,铁路加强了贵州与重庆两地的互动往来,势必给更多企业创造机遇。
“今年桐梓县已接到重庆20万亩蔬菜订单,围绕重庆市民的餐桌文化,提供优质环保蔬菜?!痹谕╄飨叵爻ち罂蠢?渝贵铁路开通不但让山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特产品做大做强,还将重构旅游格局和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让重庆和贵州联系更紧密、互动更频繁。
“我们规划将深度开发娄山关长征文化、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开发深度旅游产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高铁时代提升城市品位,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大家共享发展红利?!绷笏?。记者 李黔渝 齐健 贵阳报道
秦巴山区进入“高铁时代”
动了起来。在洋县著名的挂面村五郎庙村,刚刚添置了烘干设备的赵继光解释说:“高铁开了,旅游的人肯定多,往年我做1万斤挂面,今年准备做1.5万斤,就这都害怕不够卖?!?/p>
与牟玲彦、赵继光一样,在地处秦岭深处的汉中市佛坪县,今年32岁的创业者谭娟计划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霸谖矣娉±锎蚬さ?8户贫困户目前已逐步摆脱了贫困。下一步,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我的目标是围绕全域旅游,不断增多养殖数量和品种,加快鲟鱼观赏园建设,带领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洋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卢树森说,高铁不但将让大山深处曾经“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农副产品远销各地,带动农业发展,还将重构旅游业格局。“为此,我们正一边深度开发当地的旅游景点,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也在不断新建和完善民宿、农家乐的规模和数量,让游客能玩得好,让当地群众能加速脱贫?!?/p>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改变,也让沿线的贫困山区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秦巴山是秦岭和大巴山的简称,是中国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之一。
2017年底,起于陕西西安,终至四川成都的西成高铁,经过五年高难度建设后正式开通运行。这条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穿越”的高铁,将沿线的诸多贫困地区串联起来,一步跃入高铁时代。
位于陕西西南部的洋县,是西成高铁的停靠站点之一。在离傥水河不远的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里,48岁的牟玲彦正和工友们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向榨油机里添加菜籽,一边叮嘱丈夫用油槽接油、用桶收集废渣。而在另一处厂房里,工人们手底下也一刻不停,紫米、黑米等农特产品已包装好,堆放成山。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住在秦巴山区深处的百姓来说,落后的出行条件困住了他们致富的脚步。
牟玲彦对此记忆深刻:“土路配扁担,一天下来,裤腿都和了泥,肩膀上都是印子,时间长了都长了老茧。后来有了‘蹦蹦车’,下雨后车轮就在泥里打滑,撞到人家墙上,还得给人赔钱。时间一长,村里人出不去,外面人也进不来?!奔钦?沈虹冰 石志勇 张斌 西安报道
随着高铁的开通,许多沿线的村庄都不约而同地行
高铁加速云南贫困山区脱贫步伐
高铁昆明南站10余公里外,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市场,夜间对手交易每晚8点半准时开市。鲜花买卖双方涌入占地约1.5万平方米的卖场,原本安静的卖场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2017年我们店鲜花销量比去年增加了至少30%?!痹诙纺匣ㄊ邢劭的塑俺?0年时间的周先生认为,高铁开通为斗南花市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016年底,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云桂铁路百色至昆明段通车运营,标志着云南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到斗南来买花的人更多了,我们保守估计,今年花卉市场的零售额将增加10%。”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副总裁董瑞介绍,斗南花市距离昆明南站地铁仅5站,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斗南花市,“带些春城的鲜花回家。”
高铁开通受益的不仅是斗南花市。依托高铁、城际铁路网络,云南楚雄、玉溪等州市的野生菌采集户可以通过高铁把野生菌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在松茸上市的7、8、9三个月,平均每天约有1.5吨松茸通过高铁发往全国?!敝刑煸死ッ鞣止纠ッ髂险居挡烤砝钜晷朔艿厮?。
云南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高铁的开通,不但为云南省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也加速了贫困山区的脱贫步伐。
位于普者黑风景区核心区内的仙人洞村,过去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彝族村寨,199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仅为300多元。村里有一个叫刘宝华的村民,以前赶马车是他的“副业”。云桂铁路开通后,随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现在拉游客看风景成了刘宝华的“主业”。有着30年马车“赶龄”的刘宝华做梦也没有想到,进入花甲之年的他通过赶马车脱了贫,致了富。
高铁高效的“传送带”和宽广的“快车道”优势,还给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云南文山州的贫困县富宁县,由于过去交通闭塞,年轻人大都被困在大山里,现在高铁开通后,这些年轻人有了到外面“闯一闯”的机会,打工经济逐步成为云南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助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据云南省富源县工信局局长李二荣介绍,富源县拥有71万人口,农村劳动力32万余人,富余劳动力近1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75%,同时,每年还新增农村劳动力8000人左右。
2017年以来,富源县依托高铁修到“家门口”的优势,累计转移就业36万人次,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6.2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万人?!霸诩依锱烫镏值匾荒甑酵分荒苊闱亢?现在到上海建筑工地干活,每天能赚200多块钱,来去都是坐高铁,又快又舒服。”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多乐村村民苏亮乐呵呵地说。□记者 丁怡全 昆明报道
高铁穿越蜀道激活“盆地”潜力
过去几年,被峻耸高原和横断山脉围困的人口和经济大省四川,渐次突破“高铁孤岛”的困局,全面融入全国高铁圈层,书写出高铁经济学的“盆地范式”。
2014年12月20日,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客专”正式开行。运营3年多来,沿线密布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等四川“拳头产业”增强资源互动,协同发展成效明显。
“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使我们的研发端和市场端结合更加紧密?!彼拇ň胖莸缱庸鞠钅烤沓录依蛩?她长期在成都办公,但集团总部在国家科技城绵阳,成绵乐客专开通后,她和同事们大幅增加了往来成绵的频率,项目执行更加顺畅。
实际上,围绕成都这一特大城市,涵盖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中小城市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是西部自然禀赋最好的地区,利用高铁激活并凝聚这一区域的发展活力,成为四川盆地发力“高铁经济”的先手棋。
作为成都北上出川的“大动脉”,去年年底开通的西成高铁开进了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让西部人民看到了追赶时代脚步的希望,迸发出全面决胜小康的新激情。
在紧邻西成高铁朝天站的四川广元市朝天区转斗乡,“山菇娘”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安康正忙着整理订单,他说:“我们抢在高铁开通之前重新装修了店面,现在订单大幅增加,乡亲们的土特产不愁销路了。”
西成高铁被沿途许多地方视为脱贫奔小康的最大机遇。许多山区县招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感慨万千:过去企业考察往往没有下文,如今来咨询的应接不暇,各地都憋足了劲找项目。
这是高铁经济带动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继瑞认为,随着西部高铁闭环通道的形成,不仅做实了涵盖成都、重庆、西安的中国“西三角”经济圈,更加速构建“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在西部培育出一个更强劲的区域开发开放发展新极核。
毫无疑问,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高铁将在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性作用,不断推动四川盆地及周边城市之间的合作,引领内陆地区站上开发开放新起点?!跫钦?胡旭 成都报道
兰新高铁串起丝绸路上珍珠带
寒冬时节,车窗外风号雪舞,车厢内温暖如春。银白色的兰新高铁动车组穿梭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将天山与河西走廊紧紧串联。
兰新高铁开通三年多来,用速度和便捷改变了西北各族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打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快了西北边陲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新疆南部四地州贫困人口多,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兰新高铁在推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老百姓带来了“红利”。
凭借特有的光热和气候条件,“色彩斑斓”的林果基地在新疆大地快速扩张,全疆林果种植面积达2200多万亩,年产值850亿元,各色果品源源不断销至海内外市场,成为南疆地区老百姓致富的“摇钱树”。
如今,兰新高铁的运营使既有的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新疆林果品、农副产品搭乘货运专列驶向全国各地。
来自阿克苏苹果核心产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5团的职工周丽丽说,“通过冷藏集装箱班列输运林果,更多果农将受益于高铁发展带来的红利?!?/p>
不仅如此,新疆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且开发势头正猛,高铁的开通也是为新疆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兰新高铁开通运营后,将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带入了朝发夕至高铁时代,串起西部沿线最美的风景。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亿人次,同比增长32.4%,旅游综合消费实现1822亿元,增长30%。这也是新疆游客接待数量首度突破1亿人次,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高铁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潜力。
三年前,乌鲁木齐高铁片区还是一片荒滩戈壁。如今,这里已吸引超过426亿元的重点项目落户,成为新疆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记者 蔡国栋 吴奇 乌鲁木齐报道)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高铁 开通 经济 市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